讲真,不当学生,不搞文字工作,不想当作家,我干嘛还要学习写作? 即使当学生的时候也没正经八百地学过写作,自己到底是哪根筋发了精神要看写作的书?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写生活随便,写读书笔记,大概有大半年了;三月份加入读书群,每天分享笔记,单是《诗经注析》的笔记就已经写了60篇左右。经历了从下笔难到逐渐下笔从容,全凭自己摸索,虽有进步,但缺乏系统。五月初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朱先生文字清雅,如涓涓细流,把读书这件枯燥的事情用精炼的文字讲的透彻明白。基于对朱先生的喜爱,我收了这本《谈写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利用机场候机和飞机上的功夫,读完了前四章,朱先生对于写作的观点让我跳出了单纯写作是为"写文章"的局限性思维。
一个受教育的人应该具有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用文字表现的能力,写作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先来说一说写作是否需要天赋,如果你不是要成大家,比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的修养。
每个人只须经过相当的努力,都可以达到应有的欣赏文学和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不要以自己天资不足为借口。
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资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资凛不是我们自己力量所能控制的,修养却全靠自家的努力。
修养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品修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2.学识经验的修养:一是多读书,二是持恒,日积月累,三是有哲学高瞻远瞩,实地观察体验,增长阅历,吸納自己然界瑰奇壮丽之气困与幽深玄渺之趣。
3.文学本身的修养:懂得运用文字语言的技巧。
在这几点上多下功夫,要知道写作不是全靠天才才能成功的。
其实不单是写作,仼何一项技能都离不开后天的修养。
下一篇我会总结具体的写作练习,运思及框架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