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教师十二堂必修课》心得小记
河南省春来实验学校王宁宁
摒弃浮躁,崇拜思考。
关注经典,发现经典的无穷魅力,是我们阅读成长、生命成长的底蕴和养料。
之于文本的每一次思考——解构——呈现,都是一重又一重艺术化的创造。
以小说《穷人》为例
第一次创造:维克多·雨果叙事诗《可怜的人们》。它情感浓烈,直抒胸臆,借诸多意象充分表达作者的态度与感情。
第二次创造:列夫·托尔斯泰据诗所改写的小说《穷人》。情感含蓄深沉,借助心理、环境、对话等描写推进故事情节。
第三次创造:翻译家草婴之手的中文版。
第四次创造:便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解读和课堂上的新生成。(以一头待宰的猪喻整篇文章,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像把猪解剖为猪腿、猪腰、猪耳朵……哪些适合经一番烹饪端上来成为孩子的美味佳肴?我们得慎重考量。)
本体性教学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即指向语用:认知——实践——迁移 三阶段,而非仅停留于课文内容的“初读——精读——总结”
文本细读需要关注什么?
关注描写手法:《穷人》中环境与屋内景物描写对比的高超艺术。
关注对比:孩子们安静的睡着和桑娜心惊肉跳的对比。
关注文本中不易觉察,或陌生,或细微,或矛盾,或反复的表达:如《穷人》中“睡觉还早。”寥寥四字,需要我们洞悉其背后的万千信息,发现其意义和价值。钟早已敲过十一点,可以说很晚了。怎么能说还早?
桑娜和渔夫不舍昼夜的劳作仍度日维艰,不也正深刻体现了他们的贫穷,而提起“穷”,小说题目为《穷人》,全篇却没有一个“穷”字,它散发于字里行间,在环境中,在无声的沉默省略号中,在心理描写中,处处不言却处处体现!就“贫穷”而言“睡觉还早”统领了全篇。
关注:死去的西蒙
大家读此文,常常因为主角光环,关注桑娜,而忽略已死的西蒙。而走进西蒙家,眼前的一幕使“贫穷”又加重了一层:对着门的床,孤儿寡母,疾病痛苦。就如她的生命,悄然停息,一切到了终点吗?非也!她对孩子们的爱却依然洋溢在每一个细节里。她将死之间,伸出去的手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她的思想里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此处,安排学生运用省略号,写出西蒙临死前的内心独白。(由再度认知贫穷,转化为写的实践和迁移。)
对照关于桑娜的心理描写,来写西蒙,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方向,搭好了支架。安安静静的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有序表达。(联想日常小组合作,如果我们也给学生搭好支架,也许会更具有实效性。如周边没有可以对照的文本,可借助思维导图,步步引导,让学生思维碰撞,有想法,有追寻。)
因此,我们的课堂,当放空则放空,不要太紧锣密鼓,教案设计,也可适当疏可走马。
想想自己曾经的公开课教案,连老师动作表情都要再三斟酌,一一写清楚,剧本一样演一遍,本末倒置了不是。真是滑稽至极!
教文本,课堂上哪些可以教?
一: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课堂容量。(基础较好的班级就没必要单独安排环节认读词语;拓展补充更要慎重,完全没必要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而增加些无关紧要的资料。)
二:文本写作特色与言语个性。
三:课标对该年级段的基本要求。
总而言之,加强自身阅读素养的成长,是语文老师成长的必经之道,如此才能“目中有文,心中有课,手中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