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课题。从卧室到卫生间的距离,从楼房单元的门口到小区门口的距离,从家里到公司的距离。但是即便是如此,借助公共交通的我们对距离的把控感并不会随着次数的增多而变得敏锐,直到我接触到骑行,这一切才悄然改变。
那是2023年的夏末天气逐渐转凉,正是骑行的好时节。由于预算有限,我在购置自行车前做了大量功课,最终将目光投向了“美丽达”与“捷安特”这两个品牌。然而,不巧的是,那一年正处于自行车热潮的巅峰期,心仪的车型库存紧俏。在购买“美丽达”无果后,我转而选择了大家口中性价比稍低的“捷安特”。于是,在九月末,我迎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第一辆公路车。
公路车,因其专为铺装路面设计,常被归类为运动竞技类自行车。但对我而言,它的吸引力在于那独特的帅气造型。纤细的轮胎、干练的车身、独特的车把,无一不契合我的审美。尽管它的配置有别于普通自行车,需要一些磨合过程,但上手难度并不高。毕竟,它归根结底还是一辆自行车。
随着骑行次数的增多,我的体能逐渐提升。从最开始的10公里,到20公里,再到3、40公里,甚至100公里,我一次次挑战更远的距离,突破自己的极限。骑行不仅扩大了我的活动范围,让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细致的了解,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馈赠——对距离的把控感。
这种了解,有别于理论上的抽象概念的了解。而是那种浑然一体的,深刻的感受。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对速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才能有的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我独有的,而是大多骑行者所共有的一种感受。
骑行还让我对公路车产生了更深的热爱。从最初的喜爱公路车造型,到热爱骑行这项活动,再到深入了解自行车的各种知识,我逐渐成长为一名自行车爱好者。如今,对于解决自行车的疑难杂症,我已有了不少心得。
为了更深入地探索骑行的魅力,我计划在未来分享更多与自行车相关的内容。如果你对骑行感兴趣,或者对自行车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关注我的更新。让我们一起在骑行的道路上,发现更多的美好与馈赠。
愿自由与风,你与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