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幸听过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非常喜欢,但也对其中的“诗意语文”这个概念感到有些模糊,感觉无法效仿。所以拿到王老师的《美其所美》这本书,我就迫切地开始寻找着“诗意语文”的答案,慢慢咀嚼着“诗意”的内涵。
语文教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我是带着这样两个问题阅读的。1、语文教师为什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2、语文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策略? 一、规避模式化的根本路径——创新 众所周知,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因教师的个体差异,每一教师都会在长年累月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当慢慢的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时候,也没有去反省一下问题。这样的课堂效果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的教学组织问题。课堂的毫无创意、毫无新意、毫无改变,如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唱着这首古老的歌。从这个方面看,我们教师的职业倦怠从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由此可见,教学模式的创新非常有必要。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逐渐走出职业的倦怠和麻木,重新唤起对职业的憧憬和向往。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陌生化 在王崧舟老师看来,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这把锁的金钥匙就是“陌生化”。正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陌生化,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产生期待,因为学生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你下一步想干什么。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学就充满了张力,充老师满了魅力,充满了吸引力。 王崧舟老师谈到的“陌生化”概念,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一段经典的名言:“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当我们的教学实现了陌生化之后,课堂一定会具有吸引力,一定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我理解“陌生化”是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已经形成的教学模式的挑战,更是对我们解读教材能力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