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几乎都会与债务融资扯上关系,大到买房买车时候的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小到支付宝花呗,信用卡透支。而且,为了维护好自己的信用,还得早早地就把钱打到对方指定账户,乖乖地按时缴费,生怕被(银行)追债。面条就是这么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银行)大爷,每个月定期把辛苦劳作赚来的血汗钱准时(提前)还各种贷款。
企业的三种融资策略。
企业也是一样,要扩大再生产,手里没几个钱,或者是出的货还没有收到付款,只能出去借债(融资),当然,除了找银行借债之外,企业还有其他的融资方式,具体来说,企业的融资决策包括以下三种:
①内部融资:能够采用内部融资的企业,一般都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动不动账上就趴着大把现金,而这笔钱是可以用来投资扩大再生产的。
②债券融资:这就好比借钱过日子,然后承诺到期还本付息,至于能够借到多少,就看我的金字招牌有多闪亮了。
③股票融资:企业利润不多,现金流不那么充足,也不想过着借钱的日子,那么,这时候,拉拢一些大款来投资,然后分点股权出去,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
那么,企业这几种融资决策孰优孰劣呢?
还真不一定,但是,在理想的世界里,存在着企业最优的融资决策。
【企业融资的优序融资理论】:内部融资(企业利润)>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股票融资
为什么是这么排序的呢?首先,你想想啊,你赚得盆满钵满,干嘛要去贷款买房,直接全款,拿着手中的现金砸下去,实际成交价格可是低了不少呢。企业如果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进行扩大再生产,说明其投资的把握大,红利还是攒在自己手里。接着,债券融资,如果与股票融资相比较的话,其实,说的就是,你融资到的钱,通过后续运作赚到的利润是通过付利息的方式(债券)还是通过分股份(股票)的方式与别人共享呢?当然,在投资前景不是很明朗的时候,企业更加倾向于多拉几个人一起承担风险,如果预计的投资收益可喜,那么,将来负点利息的话,自己赚得更多。
所以呢,这个现象反着来看就是,哪个决策对于企业的股东利益越好,就越是传达出正面的信号(买入/增持)。如果一个上市企业一天到晚老是进行定向增发股票来搞什么收购、重组……就可以判断该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善,通过发行股票来圈钱,是要掉价的(卖出/减持);要是通过内部融资来进行扩大升级,那么,可见其信心满满;如果是通过债券的形式,则对其股价影响不大。
题外话:
现实中,往往没有这么简单。
在现实世界中,企业的融资决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何有些企业拼命要上市,而有些企业,像老干妈、华为啊,一直不上市。
既然通过股票融资的方式是在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利益,那么,为何世界上知名的大公司(谷歌,苹果、亚马逊、阿里、腾讯……)都通过上市融资呢?
因为,上市意味着财务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也把自己放在了公众视野,能够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股东,为了分担风险和分享利润);通过上市的方式,也让早期的投资人的投资获得了变现,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扩大影响力);而且,上市公司也能够有更加灵活的融资渠道,就像手里多了几个锦囊,闯关成功的几率也更大(拓宽融资渠道);另外,通过股票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有时候也是企业的无奈之举,就像中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冷门行业的企业,是很难在银行老大面前贷到款的,所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果通过股票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能够为企业注入流动性的资金(增加流动性)。
本文小结:
①企业的融资决策分为以下三类:内部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债券)和股票融资
②对于企业来说, 在融资决策的选择上,优劣顺序为:内部融资(企业利润)>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股票融资
③在上市企业中,老是定向增发股票的时候,视为卖出或者减持信号,通过债券融资,适当观望,如果是内部融资,那么,大概率进行增持和买入。
【参考资料】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171和1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