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个性,在我过去三年的求学生涯中,经常路过富平,更与富平人打交道最多,工作之后也接触到不少的富平人,有许多富平的朋友。富平连接着陕北与关中,富平人也兼具陕北与关中人的个性,大气,睿智,兼具豪放与细腻。富平的物产丰富,地势由北向南渐渐落下,横着看是既富且平,所以叫富平的了。
富平的特产有庄里的瓷器,流曲的琼锅糖,再就是柿饼了。其中柿饼最受人爱,享誉大江南北。
距离西安一小时多车程的 富平曹村镇马坡村是陕西有名的柿子之乡,坐落在金瓮山之阳的山坡上,种植着万亩的柿树。每当霜降之后,满坡一片深红,很是耀眼。在红叶之中,在虬枝间个个 挂满了彤红 红的柿子。这柿子之红,不是大红那么刺眼,而是黄中透红。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冬之际,更是好看,这时,树叶已经落完,满枝头的柿子,十分显眼,幽深的枝,火红的果,恰似一幅写意的中国画。
柿子开花在小麦出穗的时候,这时淡黄色的花落在麦田里,很是显眼。到了秋季,柿子逐渐长大,起初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生涩无比,不可入口,随着秋季的深入,渐渐变黄,到了深秋霜降之后,经过霜打的柿子,由黄变为朱红,也由硬变软。俗语说,柿子专捡软的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软的柿子,退去了生涩,甜香中有些野气。柿子在这里太多了,太平凡了,不用打药,很少施肥,它凭着一股韧劲顽强的生存,是原生态的十分环保,柿子虽然好吃,但是难保存,过去在农村,常常是将柿子趁着没有变软的时候,从枝头卸下,放在铺满麦草的框里,一层麦草一层柿子,直到框满,一筐一筐的柿子放在干燥的地方,等到大年三十,用软柿子与面和开,烙成柿子饼,这便是关中最有名的小吃了,如今在西安西大街靠北的大皮院,有许多的卖家。
柿子做醋更是上乘。将半生不熟的,完整的,半拉的,硬度软的,放到一起,经过时间与温度 磨合,发酵的柿子沁出了液体,浅棕色带些微微黄,取一只汤勺,撇上一口,酸香到心到脾。伴到凉菜冷盘更是香气扑鼻,酸的适度。
柿子醋是调面食的好调料。关中人豪迈气壮,最爱食面食,尤其以嘫面著称,杆好的两指宽七八吋长的面条,煮熟后,放到小盆大的粗磁碗里,姜葱蒜一把,半勺秦椒面,大红袍花椒,半勺滚烫的热油泼淋,发出滋滋的奏鸣,冒出油香辣味,这时舀上半勺柿子醋。筷子一搅,香!香!香的直流口水,端起来,走到房檐下的,疙就,棒棒的咥一碗。
柿子有好多种,尖景,火晶,磨盘,社黄,等等,马坡村有一颗生长了百年的柿子树王,枝干遒劲,枝头挂满了果实,树下的齐棱上,镌刻着名人权贵的题词,溢美之词曜然。站在树下向南望去,成片的柿子树,随着坡地 一层一层,树下则是忙碌的撷柿子的身影。
在如今马坡村,早已将原先柿子品种更新换代,个头更大,产量更多,树也变得低矮便于采撷。
在马坡村,有许多加工柿子的作坊,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的做法,用传统的工艺,将个大的柿子做成柿饼。由于地理位置和传统工艺 的因素,这里的柿饼格外的绵软香甜,誉满关中,广销全国。
每到11月前后到了马坡村,你会看到一串串的柿子,整齐地挂在架子上,朱红一片,女人们在这里操纵着削柿子皮的机器,机器飞速转动,女人手里的柿子转动着,皮飞舞而出,几秒的就将柿皮削的一丝不剩,不一会儿就是一筐。男人们则是爬高上低,将串好的柿子,一串串的挂在高高的木架上。
这里常常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拍照,人在柿子中,柿子在人前,朱红映衬着笑脸,很是如画。真是有“悬霜照彩,凌冬挺润”的姿态了。
吊干的柿子,取下来压在面翁大缸之中,经过一个月的发酵,柿子表面会凝结一层白霜,这白霜可是检验柿饼质量的标志。
柿饼是老人们的最爱,香甜绵软,入口滑溜,我们经常在集市上,购买柿饼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或者是中年人孝敬老人而购买的了。这种孝道,是中华美德,柿饼也有贡献,通过它传递孝,真是事事平安,世世红火,事事如意。隐之
2017年11月19日 于骊阳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