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主要负责学校教与学团队中的教学常规检查和中段教务工作。作为一名年段教导,我深知自己起着年段领头羊的作用,从任职第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作好表率,爱岗敬业,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工作中,我始终用最大的真诚对待学校、同事、学生、家长,因为我坚信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行中有善,脚下有远方,那么所见之处都是幸福的美景,所听之处都是美妙的歌声。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收获也有很多不足,先说说一些成果吧。
1.年段材料归档及时。年段教辅书籍我均按班级做了标记,每位教师期初领取本班材料,期末及时规还,已形成年段的“规定动作”,形成制度。
2.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我们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同事之间相处和谐、融洽,在年段里,我也与段长积极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困难大家互帮互助,同事之间感觉就像家人。
3.教学常规检查的常态化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检查中我看到了很多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作业批改一丝不苟,书写字迹工整漂亮,从这些常规中就可窥见该教师平时的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
4.在团队课研的带动下,我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紧跟时代步伐,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不足和改进:
1.年段组每周一次的语、数教研随意性较大,主题不够明确,虽然教师都能积极参与,也很想提升,但由于没有事先做足功课,提前对讨论内容进行学习和材料收集,往往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完善教研组教研方式,首先每周主题需明确,讨论内容为多数教师该阶段的困惑点,由教研组长事先收集问题,问题皆由教师自己提出,主题力求精准,能切中要害;其次,在期初确定主题后,可跟随教学进度或当阶段出现亟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变更主题;教研之前,每位教师根据本周主题先自行学习,收集素材,做有准备的教研,团队之间真正做到交流有理有据。可以是困惑,也可以是方法、心得等,规定每位教师都需发言,不做旁观者;最后是材料的归档,由专人记录在教研记录上,不走形式化,让教研真正走向实效。
2.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有,但行动力不足,课研团队的力量还没有完全发挥,如何让教师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而不是只埋头苦教,这也是我与同事们需考虑的。期望通过课研组的齐心协力,让自身理论水平不断提升。
3.随堂听课力度不足。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再精心的团队备课后,如果在落环节不够重视那么就是虎头蛇尾。本学期由于缺乏计划,常将此事遗忘,下学期我将固定时间进行随堂听课,把关注重点放在年段学生的团队学习情况上,力求老师们的课堂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4.教学常规检查评价表存在缺陷,一是分值设计不够合理,只有三个档次的分值不足以区分出教师的常规情况;二是有些技能学科,如音乐、体育等一般是没有作业,那么任教这些科目的教师与语、数老师如何进行评比?针对以上第一个情况,结合常规检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重新制定新的评价表,力求公平、公正的体现出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关于第二个情况还须与团队成员们商讨再定。
5.自我学习不够。记得张齐华老师分享过自己的成功秘诀,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写作,对比之下我相距甚远。人都有惰性,要开始很简单,最难的往往就是坚持,自己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坚持的动力,鼓励自己继续坚持每日阅读和每日写作,不为别的,只为看见自己成长时的喜悦。
6.缺乏命题设计经验。对于长期拼搏在一线却鲜少有意识保存“成果”的我们,命题确实是一大短板,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命题水平?正所谓一抄二改三创新,从最基本的找题开始,寻找渠道学习他人优秀的作业设计,看看好的命题长啥样,找准努力的方向后再学习如何修改命题,直至能自主设计高质量的题目,这也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路。
细水长流,万事可期。从小事做好,从本职工作做好,相信每天一点点的学习,会有一点点的进步,日积月累,也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