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开始今天的话题呢?
心中想写的太多,却又碎片般的存在,提炼不出来写个几百字。
是我把写作太当回事了吗?每每开始都觉得言辞匮乏,表达不了心中所想,几番内心纠缠越发心浮气躁,写作任务退居其次,变成了理智和情绪争夺,时间和能量就这样的内耗干净了。事后又是一顿后悔,内疚,自责恶性循环。理智和情绪如同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即便理智侥幸占了上风,情绪也在疯狂试探,一松懈就能见缝插针轻易攻破防线。
每当夜幕降临,压力似乎能随着夜色一起沉下去,让我暂时好喘口气。
我不知道是否是内心在回避白天看似繁忙又无实际进展的想法。
昨天在得到买了陈海贤的自我发张心理学课程,寄希望能更加的多了解一些自己。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没接触心理学以前我也一直这样认为,还有谁还能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后来的学习改变了我的认识,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远远不够,偶尔会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又不能用语言准确的描述清楚,于是就接受了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放弃了在去挖掘背后的一套运行机制。
我一直相信改变是由内而外的,形式上要求自己这不准,那不许,制作行动计划逼迫自己严格的执行。能做到长期坚持的寥寥无几,大多结束的虎头蛇尾。最后用一句自制力太差结尾再回到原来的生活。
习惯的力量和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课告诉我,要理解了习惯产生的机制,在行为部分用新的行为替代旧的行为,直到新行为成为习惯改变才形成。直接改变行为往往都是在凭毅力坚持,内心更是无比挣扎,时间长了不难被痛苦挫败。
得益这个时代科技发达,知识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脑科学,神经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全面了解自己和他人。自己通过对这些学科的涉猎,收获最大的是过去对自己性格错误的认知,增强了自信心,别人的评价看法对我的影响不在和以前那样大。对他人和社会了解的越多,执念反而越少,外界因该是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反而是我要怎样来应对这一切。
终生成长就是不断的去探索边界,用新的模块替换陈旧的模块,自我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