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01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重要最盛大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正月初一,在清代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等名称。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尧天子在位时勤政爱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成器,他没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也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同样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而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为主要内容,形式各式各样。
02
每年的春运,人潮如海,回家过年,作为异乡的游子是独有的情结。不管多远,多忙,总会想尽法子,全力以赴回到家中,与家人度过这天。因而,春节,也是团圆的节日。
除夕夜,围着饭桌,一家人一起吃着经典的丰盛的家乡菜,一起侃侃而谈这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计划。有说有笑,有感动有温馨。
大年初一,少不了拜年。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从家里开始。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之后,人们外出拜年。 互访拜年的形式,大体可分四类:
一、走亲戚:如到兄弟家、叔伯家等,可以逗留吃午饭、谈天玩耍。
二、礼节性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感谢性拜访:上一年受人家关照的(如医生、导师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意。
四、串门式拜访:左邻右舍的街坊,即便平日没有多大来往,这一天,见面会说些:“恭喜发财”、 “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一般是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没有过多礼节。
03
时代变迁,拜年的习俗没有变,却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以往的登门当面拜年,还有电话、短信、邮件,特别是现在微信的普及且方便,更多人选择通过微信留言、视频、语音、发红包等方式传达人们对亲朋好友新春佳节的祝福。
正月初一这一天,还有开门炮仗的风俗。
早晨开门,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除此之外,正月初一的风俗讲究,还有禁忌的内容。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异曲同工,也不能洗衣服,更不要向外泼洗衣水。
财运是一年之中,特别重要的运势,出于同样的美好心愿,还有忌讳“劈柴”,谐音“劈财”。
有些忌讳,以俗语方式流传下来。 “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钱财外流整一年”。 忌讳借钱。 “初一动针线,挑了龙筋长针眼”。 忌动针线。
关于饮食方面也有说法,比如:不能吃稀饭,要吃干饭,说是穷苦人才只能吃稀饭。
也有让人喜欢的忌讳,正月初一不能催人起床。如果在别人还没起床时给对方拜年,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正月初一,辞旧迎新,展望新禧,欢欢喜喜过大年。用一整天的热闹,迎来一年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