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
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
科:等同。
翻译:孔子说:射箭不一定非得把靶心射穿,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一样,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解释:射箭属于六艺的范围,是孔子教学的科目之一,周代学习射箭有实际的用途,在冷兵器时代,射箭是战场杀敌的常用手段,平时打猎也常用到射箭,所以射箭并不是学了没什么用的,相反,射箭相当于一个人的一门技能,有实际的意义。
现在复兴国学教育,复兴传统文化的机构里,竟然也在教学生射箭,试问射箭在今天的意义在哪里呢?难道就只是他们宣传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吗?培养专注力的方式有很多啊,又何必非得用射箭呢?
所以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学,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的,虽然礼崩乐坏,不守礼法,但是礼乐遗风还在,射御是两项技能,射箭已经说过了,御就是驾马车,当时的出行工具就是马车,学驾马车还是有实际用途的,而如果今天的人还去学驾马车就实在有点不应该了,今天的出行工具最多的就是汽车,学着开车也是一项技能,书是一种书写的能力,就好比现在的写字一样,数就是数学了。
这六艺在今天看来很不切合实际,这是因为时代在变,在当时的时代学这些六艺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今天应该学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六艺,而不只是把孔子的六艺搬出来,这一点不能不明白。
孔子在这一章说射箭之道,不一定非得把靶心射穿,因为每个人的力气是不一样的,力气大的人可以射穿靶心,力气不够的人就射不穿,不必太重视能否射穿,重视的是不是能射中靶心就行了,能射中靶心就意味着射箭水平是可以的,又何必非得要求把靶子射穿呢?
如果一个时代以把靶子射穿为能,其实已经失去了射箭的本来意义,已经变得崇尚武力了。
圣王在位重德治仁政,而不崇尚武力征服,这是王道和霸道的区别所在。孔子在这一章说射箭已经不合古道,言外之意就是说当时的社会已经重视武力了,已经离先王的王道政治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