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酷热的午后,吹着空调的办公室里一片敲击键盘的声音。
主编袁大海的话突然截断了这宁静的节奏,“科贸出事了,门口一堆人在‘闹事’,警察都出动了。”“怎么了?”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不知道,我刚路过看见的,新闻编辑去看看吧。”这种突发性新闻是悦悦义不容辞的,她马上关了显示器,从桌上抓起笔和本,从柜子里取出数码相机,塞进包包。
站起身却没有迈出脚步,低头看了一眼脚上的高跟鞋,说:“我这鞋可走不到科贸。”“我这是平底凉拖,你换我的吧。”坐在悦悦对面工位的小付应声说道。“好!”悦悦把自己的鞋脱了,迅速伸进小付的鞋里,大小差不多,把自己的高跟鞋留给小付,就穿着平底凉拖,背着大包包,冲进夏天的烈日里。
银网大厦离中关村科贸电子城只有不到一站地的距离,非常近,悦悦不到十分钟就走到了。她很快从外围融进火爆的人群里,像看热闹一样听着别人的私下议论,偶尔插嘴问一句。
凭着记者的敏锐嗅觉和职业能力,她没费什么事儿就搞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凭着自己靓丽的外形,并没让当事人对她的身份起猜疑。
她在闹事的和看热闹的人群里穿梭了一会儿,用脑子记清了原委,然后退到僻静之处,从包里掏出相机,举在手上,先捏了几张全景,之后就这么把相机托在手上,伺机等待着更有价值的画面出现。这些画面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她必须耐心等待着,当它出现的时候,赶紧扑上去抓拍。好的照片都是抓出来的,悦悦今天没有白晒太阳,她抓住了一张。
带着满足的收获,打道返回。再回到办公室里,已经日落西山红霞飞了。她一边把鞋跟小付换回来,一边对好奇的编辑们比手划脚地讲述现场的情况。
大家的好奇心在她讲解之后渐渐被“镇压”下去,她开始在电脑上行文。这篇新闻写完,再修改润色,用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发电子邮件给主编袁大海,大多数人已经早就下班回家了。悦悦最后整理好照片和后续事情,伴着晚风和夜色结束一天工作的时候,心里对这一下午的成果和效率比较欢喜。
排版之前,袁大海对文章没有意见,但说让你的领导脏尾把个关吧,于是悦悦把图文排好的版面拿给脏尾看。脏尾可能是确实挑不出毛病,于是就在文章最后一段后面加了一句话:科贸电子城成立于某年某月的三十字简介,并在文章标题下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出刊之后的点评会,钟总发言:“这篇科贸的新闻,从图片、结构、语言都非常漂亮,好文章!给予一百元稿费奖励。”而后又补充了一句:“就是这最后一句三十多字的简介,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