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惊才艳艳的女子,一个才华绝世的奇女子,以婉约之笔书写儿女情怀兼豪情万丈,留名青史成就一席佳话。她婉约剔透且又壮怀激烈,不畏世俗,不惧流言,如梅花傲视群芳,如菊花清韵甜雅,如桂花淡香扑鼻,她不谗不媚,满腔热忱心系故国家园,成就另一番巾帼诗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我们少年时代必背诗篇,欢快愉悦的宋词场景,朗朗上口轻松欣喜的画面,令我们这些少年精神振奋,读罢还要品味再三,原来可以这样写宋词,宋词的美丽是如此清新活泼。
这位未成年的女子,到郊野游玩,竟还喝得酩酊大醉,即便在千年后的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这样的事就更为罕见。而她,一位明朗少女,自小生活在优渥的家境,受诗书礼教熏陶,沉迷在文字的世界里,竟丝毫不受约束。你看她,是何等的洒脱,不仅这样做了,还借着酒意,在夕阳西下时分,以小舟为笔,以天地为纸,描摹出少女误入藕花深处的唯美花卷,还兴致盎然地填成了词,令今天的我们流连忘返,反复品读。
而彼时的她,青春飞扬,热情洋溢,清新脱俗,活泼爽朗,她就是这样来告诉世人,青春时节,她曾那样沉醉过,肆意得欢乐过。难怪我们总是喜欢这样千古流传的佳作,谁的青春不曾美好?她以落花之笔尽显少年不识愁滋味。
她洒脱,不被礼教重压,这和她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个非常开明的官员,在李清照五岁说出自己要读书的愿望时,父母就欣然应允了,父亲更是给他开了许多书目,从此她远离女红,徜徉在书的世界中难以自拔。在家庭的庇护下,她没有忧愁,没有感伤,只如风一般恣意成长,长成她想要的模样。
还记得“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青春期女孩形象跃然纸上。看到那个不期而至的陌生人走进来,心底宛如投入春水的一颗小石子,激起轻轻的涟漪。那斜带着金钗慌张溜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的少女,让人看了忍俊不禁,而她却又“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多么羞涩而大胆的少女,简直是占尽了夏日的风情。
这样的词句,在那个被禁锢的年代谁敢用?谁感说出来,写出来?即使心底乐开了花,也只会一再低眉垂首浅浅默笑。她,却无所畏惧,倾洒笔端。除了骨子里的豪迈,更是有一番真性情,不拘束,不压抑,不拘谨,不唯唯诺诺,这样的才情,性情,非寻常女子可有,亦是一般男子所不常有。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简单单几十字的小令,却将人物,场景,对白一一展现,充分显示了她的卓越才华。伤春悲秋的文字俯拾即是,但将心境写到极致的却只是少数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这就是她----李清照,这灵秀的女子,婉约中不失豪放,洒脱中带着真诚,唯唯诺诺,沉默不语都不属于她。她如此独树一帜,才华毕现。宋词,因为有了他,悲凉里添了几分别致的美丽。
“婉约词宗”“男有李后主,女有李易安”的赞誉绝非虚赞,她完全陪得上人们给她的这些桂冠。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备受人们嘉许。她初闯文坛,让许多人惊愕不已,有赞叹,有冷眼,可是她那么倔强,无惧一切世俗眼神,以她超出常人的见识与胆魄,书写对历史对宋词的独到见解。
年纪轻轻,就在《词论》中指摘当时众多词坛大家的缺点,几乎把北宋的大家们都批评了个遍。果决大胆,不随波逐流,敢于质疑,立新,一个时代的女娇娃。她不仅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子,能挥毫铺就婉约秀美的词,个性更是透着率真果决大胆,敢爱亦敢言。
一首应和张耒的诗让她的才气、学识、胆识更为人所钦佩。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她只是一介小女子娇柔软弱?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时,虽生已被姚崇卖。”政治题材的诗,因为太过沉重,太招人品论,即使是许多男子也不敢触碰。可是,李清照,这个清婉 女子,本该是赏风吟月的,却毅然翻开了那段历史,以厚重之笔加以评点。
她是那样勇敢,有胆有识,眼角独特,令人钦佩,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她这番姿态。绚烂的年纪,发出这样铿锵有力的声音,源于她对历史的熟读和深刻思索。于是,我们有了更多喜欢她的理由。娇柔中散发着大气磅礴,清新中镌刻着深沉厚重。聪慧如她,胆识如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暮春时节,命运多舛,太多的苦难,本该平凡度日,却还是不得安生,渐渐愈合的伤口又被撒上盐,忧愁飘然而至。从悠然到悲愁,沧海已桑田。她的情思无人诉说,唯有寄托诗词。
一路漂泊流离失所,一个人踽踽独行,却忍不住书写对故国山河的眷恋。“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千古风流都是虚的,只有山河破碎真真切切。金兵不断进犯,苟延残喘的南宋朝廷危如累卵。即使金人撤回原地,若不对其采取断然措施,只是用土地、玉帛金钱奴颜婢膝地去讨好对方,南宋江山将永无宁日。
李清照婉转又深邃的爱国情怀,令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在个人饥不果腹,漂泊动乱的岁月,仍旧不忘故国收复,她发出深深的呐喊,质问。一腔爱国热情,书写小女子的大情怀。怎能不令今天的我们击节赞赏?
山河破碎,她婉约却不失豪迈,清透却不世故,忧愁却不徒增伤悲,她小女子柔情里透着大的家国情怀,她一直心系苍生和百姓。她本该做个纤弱女子,清冷寂寞,人似黄花,陷在自己的小家情怀里。可她,偏不,她还可以壮怀激烈,气吞山河。“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乘风踏雾,归入帝所,没入仙山,是如此豪迈,热烈。她,在残破的光年里愤然落笔,不经意间已是气势恢宏,这正是她骨子里的大气磅礴。
面对丈夫赵明诚临敌脱逃的作为,她的失望之情难以掩饰,亦对南宋当权者苟安江南的行经痛恨不已,一首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流传千古,成为绝唱。她,认同项羽自刎而死不愿苟且偷生的大丈夫行为,在她看来,这是个宁折不弯的人,是真正的英雄。这也是她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在她看来,人就是要活着做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本来,我们熟知的是她,一个纤弱无力的女子,娇弱无力,绕指缠心,凄切入骨,但是当她笔锋刚劲显现时,其凛然气势,又是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她总是让人汗颜。她独喜欢项羽的凛然风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她钦佩的性格,在她看来,退避与苟且都不是男子所为,对这个被千万人品评的英雄,她的心中满是景仰之情。
她是柔弱女子,太平盛世能吟风弄月,遭遇乱世却也能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让无数须眉羞赧。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或取犬马血,与结天地盟。”诗中她以泣血之笔,表达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黎民的关切和怀念之情。她尖锐地指出金人的掠夺本质,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北上中原,恢复河山,是她强烈的愿望。
”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马蹄声战乱,狼烟四起,这柔弱的女子,以诗行表达对故国的深情告白,告诉人们,江山破碎,生命不该只有沉默。如果可以,她愿意将生命,和所有的热情,付与山河岁月。纵笔挥洒,大气豪迈,战乱中她绽放独有的美丽。
娇柔女子生如花,婉约淡雅词中家。果敢大胆率性真,豪放悲烈独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