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初七
【依恋模式】这个话题,近些年来在国际上越来越被广泛地讨论。比起星座,它是更加科学可证伪的一种探究人的内在性格的分类。
为什么你总是在刚接触时对对方颇有兴致,一旦靠近却又想要退缩?
为什么你对爱你的人总是懒得搭理,你觉得自己好像根本就不需要亲密关系,但是在某个瞬间又会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渴望?
你每天都压抑着自己想要问TA一万遍“你爱我吗,真的爱我吗”的冲动,为什么你在亲密关系里那么的没有安全感?
哪怕是最靠近的时候,哪怕是有肌肤之亲的伴侣,为什么你也不肯告诉对方你心里真正的想法?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依恋类型的研究中找到。
虽然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只分为四类,但它其实一个庞大的谱系,我们每个人都落于谱系当中的某个点上,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多个依恋模式成比例的结合。依恋模式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它的坐标又很明确,主要根据一个人的anxiety和avoidance来判别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属性。
I.
你是什么依恋模式?
成年人的四种依恋模式分别是:
安全型(secure)
痴迷型(preoccupied)
恐惧型(fearful-avoidant)
疏离型(dismissive-avoidant)
先来看看以下这些特征,哪一个更贴合你的属性吧:
01、安全型依恋模式
· 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情商,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 他们可以接收到爱的信息,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不会因此而感到过于局促或者恐惧。
· 能够与爱人保持适当的、健康的并且合理的界限,即互相支持与陪伴,但不越界,不切断爱人与世界的联结,也不会总是替对方做决定。
· 无论是独处还是与喜欢的人呆在一起,他们都能感受到快乐和安全。
· 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保持积极的看法,相信爱情。
· 有能力去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危机,当争吵发生的时候,他们更多地注重解决问题和修复关系,而不是单纯地去攻击对方。
· 面对分离有较好的弹性,在分手后可以承受悲伤,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去爱,并且最终可以move on。
当然,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也并不是完美的。他们和所有人一样,也会有消极的时候,他们被拒绝或者失望的时候也会感到痛苦。但是,他们总体上可以更加成熟地去处理亲密关系,并且安全型也是成年人的四种依恋模式当中最健康的。
02、痴迷型依恋模式
· 在亲密关系之中更容易感到紧张、不安全。
· 人际交往中有更多的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情感索需、占有欲、嫉妒、控制欲、过度敏感、偏执等。
· 很难把别人的情感往好的方向想,在理解别人的意图、行为和语言时会自动产生消极思维。
· 需要不断的爱的抚慰和肯定,才能感觉到安全和被接受。当没有常规的正向强化时,他们就会非常难受,甚至痛苦,产生很多悲观的想象。
· 喜欢drama。为了寻求认可、安慰和被爱的证据,他们倾向于不断地处理(有时是捏造)关系问题。比起平静安稳的关系,他们更喜欢充满了眼泪和戏剧性的狂风骤雨的关系。
· 他们不喜欢一个人呆着,孤独就意味着痛苦。
· 他们过去的爱情史总是非常的动荡。
03、疏离型依恋模式
· 高度的自我导向和自给自足,在生活方式和情感上都非常独立,不愿意依赖他人。
· 主动避免真正的亲密关系,认为这会使他们变得容易受伤,同时自己也不愿意受到情感义务的支配。
· 在身体和情感上都渴望自由。不喜欢被人套上“爱的枷锁”,不喜欢别人靠的太近,他们总是会说“我需要呼吸的空间”。
· 生活中的几乎一切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爱情,比如工作、社交、一个人的旅行和娱乐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伴侣往往被排除在计划之外,或者只占非常微弱的存在。
·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害怕给出承诺。有些人宁愿单身也不愿安定下来,即使在忠诚的关系中,他们也把自主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 他们可能有很多熟人,但是没有真正亲密的朋友或者爱人。
04、恐惧型依恋模式
· 通常经历过创伤,曾长期处于悲伤的状态,比如被遗弃、被虐待等等。
· 他们在渴望亲密关系的同时,又很恐惧亲密,内心充满了矛盾。
· 当他试图去信任他人、依赖他人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感到深深的恐惧和不安。
· 无论是心理上的爱还是身体上的亲密,都让他们无所适从,因为过于害怕,所以想要主动去毁灭。
· 就算鼓起勇气进入了亲密关系,他们也很难好好维系。他们时刻以最深的恶意来揣测伴侣,怀疑伴侣说的话、做的事。
· 最后只有自己亲手把这段感情作死,他们才会感到“满意”,并且告诉自己——看,爱就是这么不可靠的东西。
II.
你经历了什么
才会连爱都不会
写完了上面的自测,我顿了很久。也许你也和我一样叹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爱得那么自信,那么无所畏惧;而有的人却没办法好好地去爱,他们伤害爱人,也伤害自己。
研究表明,在人生的最初,在你的童年时期,是你抓住幸福的钥匙的时候。如果童年没有被父母或者其他的重要他人好好地爱着,那么,即便那些忽视和伤害已经过去了很久,你已经长成了大人,你都回忆不起那些时刻了,但你还是被那些童年创伤控制着。
对于安全型人,他们小的时候获得了足够的爱和关注。当他们饿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可以拥有食物;当他们弄脏了自己,很快就有人替他们清洁;当他们悲伤的时候,有人稳定地抱持他们。他们从不担心被遗弃,不担心这份爱会被抢走。他们知道,即便犯了错误,也不会影响自己“被爱着”这个事实。
如果他们与父母分离,他们也可以自己玩泥巴,自得其乐。他们的父母会很快就回来,这个时候他们也是被允许表达自己的不满的。他们小的时候就知道和父母说:“你怎么去这么久,真是气死我了!你到底去做什么了,我很想你呢。”而他们的父母情绪通常是稳定的,也从不吝于给他们拥抱和夸奖。
于是,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学会了如何去相信他人。在后来漫长的人生中,即便受到了伤害,也不妨碍他们下一次再去勇往无前地爱,因为那些童年时期种植在身体里的能量,足以支持他们淌过进退维艰的爱的河流。
对于回避型人(包括疏离型和恐惧型),他们的父母通常忽视他们,或者与他们长期分离。很多留守儿童以及有更受宠的兄弟姐妹的儿童会有这样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得不到足够的爱和陪伴,但他们深刻地知道自己是不被爱的。
找不到原因的孩子,只能向内归因,小孩子的善良让人心疼,他们从不觉得可能是大人做错了,他们只会觉得——“可能是我不配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吧”。后来,他们就放弃了。父母的离去,他们视而不见,父母的归来他们也视而不见。他们变成了“不需要”糖果和亲吻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发展出了恐惧型或者疏离型的依恋模式。
他们拒绝得到,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失去。可能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宁愿做一个看起来很冷漠的成年人,也好过变回那个被遗弃的小孩。
对于痴迷型人,他们的童年可能更加痛苦。他们的父母是喜怒无常的,同时也是难以取悦的。可能一言不合,他们的父母就会打骂他们,甚至羞辱他们,但是有的时候,父母又会抱着他们去动物园,一家人度过美好的一天。
这样的小孩,在父母离开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局促不安,他们可能会哭着打电话恳求,甚至试图用极端的方式威胁父母立刻回到他们身边。等到父母回来以后,他们会紧紧地抱着父母不肯撒手,疯狂地表达自己的思念。请注意,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就会做出把伴侣关在家里不许对方出门的可怕行为。
他们是不负责任的“渣男渣女”,或者是疯疯癫癫的控制狂,但是,当你深深地看下去,他们都是受伤的小孩子。
请记住,依恋模式在成人后是可以改变的。篇幅太长,下次一定会说。
写完这篇,初七深深地希望你足够幸运,能够治愈你的童年。
以上。
Reference
Preston Ni M.S.B.A. (2015) What is Your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Style?Understanding the four adult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styles.
Roberta Satow Ph.D. (2018) Traumatic Separation and Attachment Style
Attachment styles develop early and last a lifetime.
可以加加我的私人V星:chuqisworld
有空我们谈些无用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