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运,于3月12日 结束 。
初步统计,春运40天,全国旅客发送量约29.7亿人次。等于全国14亿人口,在此期间平均每人出行2.12次。
春运作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哺乳动物迁徙,已经成为世界奇观。
每年的这40天,在世界各地求学、工作、生活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返回家乡,与家人(主要是父母)团聚,共度新春,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所在地。
虽然回到自己少时熟悉的家乡,各种亲友团聚,各种吃喝玩乐,但当春假结束,离开家乡的时候,已经在外长期工作或成家的人们,除了离别情绪,也会有暗暗松一口气的潜意识在。
因为,你要回到你现在更熟悉的地方了。
因为,除了出生地,你开拓了新的领域。
在那里,你有自己的家或住所,有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你更加习惯的氛围和环境。
据百度百科所阐述的春运起因:春运的产生,主要来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以及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社会人力大量流动的情况。
也就是说,整体上,人的迁徙,主要是向更发达,更先进的地方流动。
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
有的人来了又走了,有的人停留了下来,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又很有可能往新的地方迁徙。
人类就是这么开枝散叶的。
以我父母这一代人为例。
我的父母,出生于农村。
为了走出农村,吃上皇粮,父亲刻苦求学,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本科大学生。
然后先分配到镇中学,再到县中学。
我们三姐弟,最初级的家乡记忆,从镇级起。
农村是父母的家乡,我们基本只是清明时才会回去。
等爷爷奶奶都去世后,父母为他们起的房子,就一直空置无人居住了。
我们毕业后,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也只能在节假日,才能回县城看望父母。
待父母退休,弟弟给他们在省城买了房子,父母又到省城生活。
之后,我们家族聚会,就都在省城了。
省城就是我们如今的家乡。
县城老家的房子,也基本空着,只是偶尔父母回去探亲访友时住一住。
我们所认为的家乡,以父母的生活地为标准。
我们的后代,也是如此。
比如我弟弟,在上海结婚生子,对他的女儿来说,上海就是她的家乡。
绝对不会认为,我爸爸家乡在广西,所以我是广西人。
我姐姐则移了民,当她的女儿向同学朋友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就是I come from China了。
你的世界有多大?首先要看你所在的地方,能给你多大的空间。
我家的家乡变更过程,其实也是中国无数普通家庭的缩影。
在人口流动已经成为常态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父母建立了新的家乡,让子女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子女们又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向上,一代一代,阶梯式成长。
当然,也有的父母,会千方百计把子女留在身边,同生共死。
这样的父母,不客气地说,在现代社会,往往禁锢了子女的发展。
人口能自由流动,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带来更多的选择权。
你可以选择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也可以自由迁徙。
可以离开又回来,也可以来了再走。
只要你愿意,以及有能力付出选择的代价。
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呆在原地不动声色,静静地等待你的选择。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呆在什么样的地方。
同理,你呆在什么样的地方,往往就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地方和人一样,有着各自的独特气质和内涵。
至于为什么选择扎根在某个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
你不需要说服别人,只需要说服你自己。
能肯定的是,当你停留并溶入一个地方之后,它就成了你新的家乡,往往也会改变你的命运。
所以,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其实是一个可以问一辈子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