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为什么总要把目光聚集在问题上面为什么不让积极的阳光的东西充满心灵?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情景,同样的困难,只要积极阳光正气向上,正能量,我们的情绪和心理问题都可以调节且能治愈呀!
归因方式成了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一个学生在面临着学习问题的时候,总是把矛头对准外界怨天尤人,在别人身上找原因,那么很可能影响他接下来学习的热情,进而影响他的学习成绩。相反,如果学生习惯于内因,那么他可能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方法不对,这样他会进一步调整自我,从而点燃新的热情火把。
前几天跟准备考研的表妹聊到这方面的话题,归因方式决定了学习动机,要在客观上找原因,要在主观上找努力方向。
这个学期接手了一个新班,班里有一个孩子的作业书写特别潦草,还时不时的往下走,写不在一条横线上,我提醒他下次要好好书写,几次都没有看到改善,他说老师我写字就这样。偶然间我发现他的口算作业本,只写数字的时候写的挺工整,我赶紧表扬他,奖励了小红花,我说你看你一认真写的就这么棒,进步很大,我太喜欢你这个作业了,如果你每次作业都这么认真,老师天天看到你的作业都会很开心。第二天课堂作业他写了两行就来找我,老师你看我今天写的怎么样?我说一看你就认真书写了,写的太棒了,我感觉比我写的都好,就这么认真书写今天一定得“优秀”,加油!孩子开开心心回到了自己座位上。
如果孩子归因为我就这样了,就没有积极心态追求上进。但如果归因为努力、认真,孩子就能看到希望,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