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码字爱好者+八十八线文案写手+曾经的媒体民工,我粗略算了一下,码过的文章字数,没有七八十万,也有五六十万。某天我突发奇想,翻出旧文一篇,想了解一下自己10年前的写作水平到底啥样,结果……如遭雷劈。
这是我当年给某动漫杂志写的一篇文。其中一句话,我是这样写的:
那些和你在一起的岁月,终将成为潮涨潮落花开花谢之外的永恒定格,傲然地看那光阴喧闹着消失不见。
……我震惊极了!这狗屁不通的东西竟然是我写出来的?!真想穿越回去狂扇自己耳光……但这明显不可能,比较实际的办法还是痛定思痛,回过头来对这句句子审视一番。所以我去掉一切定语修饰,只留下主谓宾,这句句子是这样的:
岁月成为定格,看光阴消失不见。
结合原句来看,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点:
1、岁月的含义与光阴相似,岁月怎么去看着光阴不见?病句,逻辑错误;
2、潮涨潮落花开花谢之外的永恒定格,此短句意思不明,说白了就是看不懂;
3、傲然地看那光阴喧闹着消失不见,喧闹着作为状语,用来修饰“消失不见”,非常奇怪,属于搭配不当。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写此文时,我还在读大学,我念的是工科,基本脱离了严肃的语文教育,在高等数学、概率论、英语视听说这样的课程里焦头烂额……闲暇之外我倒是热衷去动漫BBS写帖子,后来机缘巧合,陆陆续续给动漫杂志写过几篇稿,说实话,当时是蛮自鸣得意的,满足于文章刊登上杂志的那种形式感和虚荣心。虽然如今看来,这篇东西竟然能登上去也是蛮神奇的一件事……
当然了,我也不是每篇文章都胡说八道,大多数文章还是对得起稿费的……
Anyway,虽然我很震惊,但剖析完毕之后我又有点欣慰,觉得自己好歹是进步了。以前只是一味写,看完读两遍,没啥错别字也就完事儿了;直到近几年,我才逐渐意识到应该站在“批评家”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字。
再看远一点,之所以没能培养起随时审视的习惯,可能和语文教育缺失有关。这几年我经常和朋友们讨论起这个话题。以前我们语文考试,阅读理解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无外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现了怎样的精神。现在去想就很不能理解,为什么阅读理解一定要有标准答案?但凭当时单纯的头脑和肤浅的阅历,却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谓是脑子僵化了。
我记得一个段子,很有代表性,是真是假也不重要,但一直印象深刻:大体说的是某次考试,阅读理解节选了某位知名作家的某个写雨的场景,标准答案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惆怅心情。有人去问作者是不是这样,作者回答:只是凑巧写这段的时候在下雨啊……所以说应试教育就是如此荒诞。
另一方面,我认为还是自己读书读得少的缘故。虽然鲁迅、朱自清、莫泊桑、马克吐温的作品都看过一些,但更著名更经典的像《红楼梦》《红与黑》之类的我都没看过,和身边朋友们说起时大家都很惊讶。当大家在看这些书的时候,我完全不记得自己同一时间在干些什么,好像唯独这部分记忆被撕掉了似的。
为什么文学名著读得少呢?细究一番还是回到鉴赏水平的问题。我中学时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了三页我就傻了,明明通篇都是翻译的汉字,但我就是看不懂啊!然后我就放弃了,给自己制造了“名著很难度”的标签。直到前两年我重新读,我才体会到为何世人对马尔克斯留下如此多的赞誉,才理解为何《百年孤独》的开场白让人如此熟悉,就好像这个开场白你曾经看过千百遍。原来他才是毫无疑问的开创者,后世的诸多作家可能穷尽毕生都在模仿他这句句式的套路,甚至多年以后,郭敬明的粉丝都以为用“很多年以后”开始的句式是郭的独创。
如今,各类写作平台崛起,教写作的在线课程网站、app、微课也是层出不穷,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重新思考文字对我们的意义。从商业角度看,人们的学习热情(需求)决定了写作教育市场的无限可能与蓬勃生机,反过来从社会需求来看,各行各业同样需要优秀的写作者去发挥价值。无论是虚构类写作(小说家/作家)、非虚构类写作(自由撰稿人/特稿记者)、剧本写作(编剧)、文案写作(商业写手/资深文案),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为我们不能再忽视文字所带来的力量了。
当然了,这个时代还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文学写作领域充斥着大量抄袭现象,长期陷入“只赔钱不道歉”的怪圈;商业写作领域存在咪蒙这样充满争议的写作者,隔三差五要引起人们的唇枪舌战。有些朋友提起咪蒙是会痛心疾首的,说她再也不是写金圣叹的那个咪蒙了。而我更早是看她写的一本书叫《圣人请卸妆》,那副可爱的小才情令我无比怀念。如今我认可她的商业价值与合理性,却也只能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她能带给我的感动已经没有了。
但我还是相信,这种混乱会趋于平息,我们终会把咪蒙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给忘记,无论是资本市场也好,整个社会的受众也好,对文字的审美将变得更为细分,多元化的写作者必将涌现(其实已经在涌现了)。但一切前期是,我们真的愿意为此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