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热”是不是就意味着“从教热”?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教资”考试报考人数首破千万,10年间翻了66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考试”。那么,“教资热”是不是就意味着“从教热”?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这正如你有了驾驶证,但你可能一辈子都不开车。

那么,“教资”考试为何持续升温?其原因不外乎是投入成本小并且容易通过。相较于考研辅导班动辄几万元的经济投入,大部分参加“教资”考试的考生,会选择自己买资料,看书,总投入不会超过一千元。并且考试相对简单,容易通过。

另外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也促使其持续升温。后疫情时代,在动荡的现状中寻求稳定,这是人类的本能。相比公务员国考100:1,省考20:1的激烈竞争,教师编制40%左右的通过率无异于“门户大开”。加之每年的寒暑假,对广大毕业生而言,无疑是当下就业环境下的“金通道”。

当然,“教资”考试大热的背后并不等同于教师行业本身的火热。但无论原因如何,“教资热”现象对教育行业而言都是一件益事。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关注并进入教育行业,必然会对传统教师行业造成冲击,引发新的行业洗牌,促使行业内部的提升与自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