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首页已经出现了两篇类似类似的文章,关键词:书评和万元。既然是一个潜在的暴利创收项目,我本着探究《刑法》有没有收录的好奇点开拜读了一二。
文章的大致意思略比党政公文直白,至于月入万元并非作者承诺,而是一“老师”的传道授业。“万元”的获得方式主要是通过写“书评”,文章也针对这一创收项目罗列了各种方式方法,条理清晰,力透纸背,我几乎是流着泪跪着读完的。
奉劝各位一句,当你的文字明码标价之后,它所存在的价值实际上就已经变得一文不值了。我案上是华东师大的《别对我撒谎》,该书由23篇调查性新闻报道组成,这本书我即将看完,不打算写任何书评。不写书评是因为我不够格,我自认为文字真实和可贵的灵魂在这本书中已通过一种并不具象化的侧面展现出来了,如果说冒死去揭露一段段罄竹难书的历史不值一提,那么“月入万元”的书评又凭什么就可以甚嚣尘上?我试问这些“挂羊头卖狗肉”之流,将文字作为变现的工具之时有没有思考过对文字基本的尊重?如果说审慎的态度在行文时为经济利益让路,技巧高于一个作者的良心,那么作者本身的写作动机便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暴露出来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不“适当”的阅读缓慢的杀死了一群又一群盲目的人们。
无论是书评还是课程的总结,它们都是知识的归纳,具有本身的信息与归纳者自身理解两重内涵,如果二者相对对称那么可以说归纳本身是一种成功,如果二者不对称那么说明归纳者自身的认知环节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会随着阅读的拓展,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而得到某种程度的修正,这就是读书之门槛。正是因为这个门槛,注定了部分“万元”户并不能作一篇像模像样的东西,我之所以感如此断言,是因为该类“笔记”所罗列的书与技巧暴露了作者本身的阅读水平,行文与阅读水涨船高,由此互佐。
我从该类文章得出的结论是,这类人并不具备对较为鞭辟入里作品的把握能力,只能徜徉在某些畅销书的汪洋大海之中,这类人的原罪就是自己所读就是食之无味之物,这些作品本身的特性就是去理解和归纳的复杂化,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避免了需修正所带来的风险。至于不可回避的经典之作,可想而知只会跟内容简介类似。
我相信一个真正热爱的读书之人他的书评是建立在好作品的甄别能力之上,生活中也不至于尴尬得需要以书评作为创收项目。且钱先生的《管锥篇》都只能叫读书笔记,你们好大的本事教人作一万一月的事业。
废话一句,不看出版社,作者,翻译谈书就是耍流氓,不看版次和印量谈价值应该枪毙。有本事照着《四库》《天禄》做好事,连《夹边沟》的胆子都没有,有什么本事拿一个月一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