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在上节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课中,我选择了一个微课视频,其中提到地震按照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诱发地震和火山地震三类。
因此在本节课,我借此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回忆地震的分类,学生回答火山地震是由火山喷发造成的后,我顺势提问“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呢”,多数学生此时会认为是地震导致了火山喷发。
前概念:
学生将火山喷发的一种伴生结果(即地震)当成了火山喷发的原因,这是一种逻辑颠倒,可以在逻辑上点拨。
学生将地壳深处高温高压的运动状态理解成是地震运动的一种,这是对地球内部各结构圈层特点的不熟悉,需要进行适当补充拓展。
模拟实验:
在询问学生为什么番茄酱要加水稀释时,有学生解释说是防止番茄酱太少无法喷出,这里立刻有学生反驳说为什么不可以多加点番茄酱;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加水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确保实验正常进行。
这里我用了炒菜的例子,番茄酱过于粘稠,直接加热会让番茄酱“粘锅”,但反响平平,可能学生缺乏相关经历。
启发:
学生活动手册要求学生记录每种模拟材料的用途,一位学生活动手册记录让我觉得本课板书可以这么写
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酒精灯→地壳深处出于高温高压状态
土豆泥→地壳存在薄弱地带
番茄酱→地壳内部存在大量气体
其中气体可以借助浮石表面的气孔完成。
—川师附小陈凤婷2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