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位朋友和我聊过读书方面的事,我也不止一次和不止一位朋友晒过我的书,当然,也和别人一样,推荐过一些书。现在,想起来,难免觉得可笑。可笑的是自己尚对某些事没有考虑清楚,琢磨明白,何德何能可以给别人推荐书?
有些人会说,就算你不推荐,我们也去会阅读、翻看一些别人推荐的书。而且,你推荐的书也真心不错,为何反思自己不该给别人推荐书呢?
在这里,我提出几个现象,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回忆并做思考。
首先,我们这批八零后,在我们小的时候有被推荐的书吗?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做井底蛙了,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小时候真没有所谓的推荐书。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没有,就算到了书店里面,也没有像现在的书店那样,每层每个分类处的地方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都有推荐图书的广告。
其次,我们这批八零后,在我们小时候接触的第一本书又是什么?这个就仁仁智智,莫衷一是了。如果要问我,那么笔者可以负责地告诉你,我看的第一本书是《新华字典》。说起这个,还有一段故事。记得小时候,因为我的父母是双职工,所以从小是和爷爷长大的。如果再准确一点描述的话,是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较长。爷爷是个离休老干部,在家也不会咋照顾小孩,就把我往床上一放,周边扔了几本书。因为那会还小,所以对书没有概念,就只知道每次爷爷都会在睡午觉的时候念里面的东西给我听,于是我就随意翻着看着,但自然是看不懂了。这个时候,爷爷就走过来问我是不是想看明白里面说的是什么?我懵懂地点着头。于是,爷爷拿出来一本《新华字典》,并告诉我要想看书,就先要看懂这本书,把这本书看明白了就可以看其他书了。后来,我就开始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会了查阅字典。自然,也就慢慢与书打上了交道。
再者,我们这批八零后,在我们小时候接触的书有现在这么多吗?答案当然是一定的。一定没有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书多。我们那会接触的书无外乎就是《红楼梦》《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这样的国内外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百科书,还有就是《读者文摘》(后来改名《读者》)《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这样的报纸杂志。并且,我们那会接触的书不分年龄段,没有什么绘本,全是文字版。
还有,我们这批八零后,在我们小时候接触的书多数都是公家的,很少有自己家的。什么意思?就是那会由于家里都不富裕,所以接触书更多的机会要不就是各种书店,要不就是父母长辈单位的图书馆藏书,要不就是别人家的藏书。我家虽然还好,比起一般人家里可能书会多些,但是也没有现在的多。但是,我们没有因此就放弃了我们对图书的热爱、对阅读的兴趣,反而会激发我们更为强烈且浓厚的阅读欲望。不知道各位会不会这样,反正我小时候会看完一本书,觉得没过瘾,还会翻阅其他与这本书相关的图书,补充阅读。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我们八零后的小时候是这样,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不喜欢看书,不喜欢阅读。我们走进书店,就算没有新书上架,我们也会站在柜台那里翻看《新华字典》翻上个把小时;我们听到广播里面提到某类书,或者老师提过某本书,由于价格或者库存问题,我们会骑着自行车四九城满世界转悠去寻找。可是现在呢?面对丰富多彩的图书品类,简单方便的网络购书平台,我们的阅读积极性却在消逝,减弱,甚至消失,为什么?
正如刚才所说,现在的书店里大大小小,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图书的推荐,各大媒体平台也都会做各类图书的推荐,但是,这些推荐真的打动了我们的内心了吗?看完这些所谓的推荐图书,我们还会做出下一步或深一度阅读吗?也许答案都已明了。是的,不会。就算会也许也不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求书若渴了吧?
那么,我们又不禁进一步追问,那么到底是什么弱化了我们对图书渴望?封闭了我们靠近图书的脚步?我总说,我有些推测过于臆断,也过于唯心主义,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欲望封闭,认为自己安于现在就很好,那么也许停止的不只是阅读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