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了简书日更50天徽章,没有太多的兴奋,更多的是平静和满足。
看看自己的战果:58篇文章,码了66000字,获得50天日更徽章,也有了一份小小的自豪感。
虽然与大伽创作者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对于我这个连写日记都觉得困难的人来说,还是有不小的成就感的。
在简书心路成长的历程,我把它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兴奋期、爆发期、倦怠期、习惯期。
兴奋期:初遇简书,好奇兴奋
写作营学习最后大作业时,老师要求在一个公共平台发布一篇文章,我在同学的作业中知道了简书,当时同学们的作业,有在公众号上的,有在简书的,还有在知乎、小红书上的,我直接选择了简书,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平台,可能就是明明之中的一种缘份吧。
于是发布了我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写作营的大作业《孩子的世界你真的读懂了吗》。
现在再看这篇文章,就像是一个刚出世的婴儿,各个地方都还没有舒展开,没有小标题设置,大段的文字,但当时,看着刚发布的公开的媒体文,我很是兴奋,毫不夸张的说,很有点“大作家”的感觉。
看到这里千万别笑话俺的“井底之光”哦。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好奇,什么是“钻、贝”、如何编排文章更吸引眼球,更不知道发的文章还可以后期修改,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二、第三篇文章:《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放手——草稿》、《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放手》。
后来,曾想过把它改一下,但又一想,是一步步成长的足迹,就留下这个缺憾的回忆吧。
爆发期:频频上榜,成为迎新辅导员
带着对简书未知领域的疑惑,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我在简书的老师:浅浅老师。她给我解决疑惑而且带我加入了迎新小队,加入了简书新人成长交流群。
在群里,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简友:褐瞳浅言、玩物明志的少年、上筑若水-水滴石穿、绳系等等,大家在群里热闹地交流,我的很多疑问都得到了解决,而且大家在群里每天发出上榜的文章。
每每看到别人的文章上榜,我就好生羡慕。这时,更激励了我写深度文章,争取上榜的热情。在极致的认真和努力下,我有了第一篇文章上榜《随笔||别样的拒绝》,随笔主编给我发简信说文章可以上榜,请按要求修改。
我像孩子一样,高兴地快跳了起来,那种被看见,被认可的感觉爽极啦。
后来一段时间,我的文章频频上榜,浅浅老师在群里打趣说:“这是霸榜的节奏呀”。我在简书写作的热情和自信心也被激发了出来。
于是,买会员,参加日更活动,这一系列举措,让我在简书有了突飞猛进的长进,数据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入会员3天还了老师借的180个贝,每天的收入从0点几一下子升到了一天几十,甚至上百。
那段时间,每天一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文章是否上榜,看前一天的收入,也总是把简文的更新排在紧急重要的事情位上。
随着自己对简书平台细则、技巧的深入知识的学习,我又在浅浅老师的引领下,加入了迎新小队。
迎新小队是简书理事会的旗下社区,主要是帮助简书小白迅速了解简书,开启从容地在简书的创作。
加入迎新小队的初心是帮助像我一样经历过了的简书的新人,让他们刚入简书时,不迷茫,有人领路,有方法。有了迎新小队的编号031号。
很快,在加入迎新小队的当天,我就收了第一位小徒弟——露娜2005,第二天又收了第二位队员——写作加,后来第三位、第四位……现在,我的迎新小队已经有9位队员。
最令我高兴的是:第3位队员——风吹藤动,也成了迎新队的辅导员,也收了3位队员。大家每天在群里互动交流,解答疑问,发布上榜信息,每一位队员都很快速成长,收获满满。
倦怠期:没内容写,曾想放弃
随着在简书输出文章数量的增多,在获得日更徽章20日后,由于没有持续输入,原有的内容感觉写尽了,就不知道写什么了,没有内容可写了。
这时候我想起写作营的营长说的一句话:有些人日更纯粹日为了日更而日更,文章没有一点质量,这样的日更还有什么意义。
我犹豫不绝,是放弃日更,还是调整一下,寻找写作素材,抓灵感,继续日更。
就在没有动力时,又有两篇文章上榜理事会:《教育||缺了这个,教育就是不完整的》、《031号照照行迎新档案||照照行申请加入》。我又重拾了信心,写下了我的决心《既然选择了日更,只管风雨兼程》。
50天的日更,我使用了一次复活卡。 那天一直苦于要选题,最后终于完成发布更文时已经24:03,超过了规定时间,所以用了一次复活卡。
看到我的这篇文章的简书的朋友,当你们处于倦怠期时,也要寻求赋能,可以是队友,可以是当初加入简书的初心,也可以是你的某篇文章,亦或是你的迎新小队的老师,借助外界力量,让自己重拾初心,调整策略,砥砺前行。
习惯期:不更文就觉得少点什么
经过倦怠期后,就进入到习惯期。
每天更文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更文心里总觉得像少点什么,写一篇文章速度也快了些,而且选材也逐渐宽广起来。
为了更好地输出,我加入了行书会的读书队伍,每周一本书,实现了用输出倒逼输入。更文、读书,读书、更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时候,真正的感受到了行书会老师的话:输入+输出,十倍速成功。
所以,收获50日徽章,没有了刚开始的兴奋,而是一种平静和满足。
培根说: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感谢简书带我进入了创作的世界,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