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脾与小儿易感的关系这么密切呢?
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主管小儿的饮食、消化、吸收,脾虚就容易出现消瘦。厌食、食欲差,这些症状导致宝宝的体质偏弱,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
另外,脾与肺是中医学上的子母关系,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相互关联、相影响,因此中#医就有补脾、土、生肺经的治疗方法。
除了以上的内在因素以外,它与家庭、社会因素也有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又片面地强调给小儿高营养的补食品,导致小儿饮食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小儿常常没有发育到成熟,而脾胃的负担就过重了,消#化、吸#收的功能失调、不思饮食、营养不良、抵御病邪的能力下降,稍感风#寒或其他外在因素易影响即可感冒。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要差,并会出现自汗、液体、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清白或者是萎黄、大便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这些症状。
平时该怎么调理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就是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第二是要注意锻炼身体,比如说。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都可以酌情的安排。
第三是避免接触感#染,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以用温盐水漱口。
第四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来增强脾胃功能。比如说山药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一起煮,早晚腐蚀。还可以根据情况为孩子加入莲子、大枣、薏仁、黄芪等。
第五是按摩和耳针疗法。按摩腹部、揉中腕穴可以补脾土,用拇指指节末端的螺纹面,还可以按揉足三里。耳穴呢选择肺、脾、皮脂下穴,按摩出现热、酸、胀的感觉就可以了。每穴呢按揉六十下,十天是一个疗程,或选上述穴位贴耳斗,保留十五到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