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产业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1985年是从快速增长变为慢速增长,而2000年是从增长变为萎缩。所以,关于日本电子产业衰落的原因,也许日本学界和汤之上隆都没有错,1985年的转折很大程度上是外因造成的,而2000年的转折应该主要从产业自身找原因。
一些日本产业界人士承认,日本电子产业的衰落的确是由内因引起的,主要是经营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而日本的技术实力仍然很强大。汤之上隆则指出,正是这个关于“日本技术第一”的神话害了日本。日本电子产业衰落的首要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在技术层面输给了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
从1990年代起,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大型计算机转向了个人电脑和手机。我们知道,个人电脑的使用寿命也就是5年左右,手机更短,一般不超过3年。换句话说,市场根本不需要保质25年的芯片了,而需要的是大量质量还过得去的廉价芯片。这时候,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超高品质,而在于能不能改进工艺、快速降低生产成本。
风险投资人江南愤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日本企业衰败启示录》。他认为,日本人引以为豪的“工匠精神”,对日本电子企业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匠精神是把工艺做到极致,这是工业时代的王者思维。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从耐用消费品变成了快消品,一两年就淘汰了。这个时候企业拼的是把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快速试错、快速迭代的能力,而不是关起门来精益求精地打磨工艺。
汤之上隆认为日本电子产业的衰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营战略上的失误。具体来说就是,日本电子企业走坚持纵向一体化,而抗拒互联网时代水平分工的趋势。
导致日本电子产业衰落的三方面因素:在宏观层面,日元升值和美日贸易摩擦,对日本电子产业造成打击,从高速增长变为缓慢增长;在技术层面,日本电子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市场变化方面输给了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在战略层面,日本电子企业错过了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的窗口期。这样看来,日本电子产业确实很悲催。
在未来,日本电子产业有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呢?本书的最后,汤之上隆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汤之上隆认为,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制造工艺,而短板在于市场营销;日本人擅长对技术的持续改进,而不适应技术的频繁变更;日本人擅长在生产中积累隐性知识,而不擅长标准化、平台化、模块化的竞争。隐性知识指的是无法用文字和公式来表达的默会知识。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像清洗、干燥设备和匀胶显影机这样涉及液体材料处理的环节,日本企业仍然占据垄断优势。因为这些环节要对设备和液体进行极细致的整合,整个过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依靠长年积累的隐性知识,这就让竞争对手很难追赶。
汤之上隆相信,只要找到这样的竞争优势领域继续发力,同时放下“技术第一”的执念,重新拾起善于模仿的优良传统,日本电子企业仍有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