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孔夫子有啥好处?
文:杨庆瑞
(1)
一位先生写文,数篇文章均是说孔子贻害无穷,认为老子思想未能得以占据历史主要舞台,遗憾遗憾。
所以要推倒孔子的礼乐伪道,提倡老子道德真道。
看完之后,不由得想说几句不满的话。
通过打压往圣先贤,往往能抬高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其实作为治学老先生,已经不必这么简单粗暴了。
(2)
孔子的理论是延续到了今天,但是这个能怨得着孔子本身吗?
孔子同他那个时代的诸子百家一样,是提出自己为政思想的一员。老子也是提出了自己的为政思想,还有法家兵家等等。这些人都是通过自己的一生来研究自己的理论,并发扬自己的理论。
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单单儒家在历史长河中站住了脚跟。这个现象很有意思。
到底是儒家学说生命里强大还是影响了历史,还是历史需要儒家来粉饰?
看看孔子身后的历史就知道,是历史需要孔子。
问题最严重的不是需要孔子,而是需要变形的孔子。反正什么话从孔子那里来的,就能镇住好多人。甚至孔子为什么是圣人你都不要问,就是圣人了,问多了显得你太LOW。
(3)
其实孔子很多观点都很不错,但是到了后来就变了味道。
尤其是在宋明理学那里,不少观点被解得变了形。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为当时的统治服务。
最常听到的,莫过于戴着孔子的帽子招摇过市的治理和统治民众的言论,如果说孔子是位圣人,好多不合情理的话就不该是他说的,但是后人硬说是他说的。
反正孔子已经作古,没办法再来争辩,说什么都可以了。
所以,他的理论被拧成花样出现在世人面前。
(4)
孔子理论被人利用,就像古代宝剑被人利用有相似的地方。
吴越之地出宝剑,一旦宝剑出世,必然会经历一番腥风血雨。有人拿它去耀武扬威,有人拿它当宝贝珍藏,有人拿它刺杀别人。
无论怎么样,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宿命,但是到底走向哪个地方,宝剑本身是说了不算的。就算后人给它编造个美好的神话,它们也还是要按照主人的需要去展现其功能。
好像没人因为这把宝剑杀了人,当初锻造他的工匠就被挖了祖坟的。
诸子百家也没有出现过被挖祖坟的现象。
可是孔子的思想都到现在了,还有人在挖儒家思想的祖坟,还要高呼打倒他,却不去追究谁在用,为什么目的而用。这真是滑稽的现象。
(5)
现如今,人文教育方面提倡国学,各种国学的培训班也应运而生。
传承国学本来是个好事,但是不能曲解,更不能乱解。如果因世异时移出现不合适的地方,要揭示出来,囫囵接受和曲解乱解都是不端正的态度。
当然,骂已经故去的先圣更不是好的态度。真正治学的态度就是总结好的东西,揭示出对当时代有益的东西,让世人受益。
近代的严复处在动荡的时代,见多识广,学贯东西。他没有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束缚而抱怨,反而积极研究探讨“中学”与“西学”如何融合、如何发展。这是端正的态度。
简而言之,就是治学就要研究如何让学问有出路,而非埋怨,也非推翻了事。
(6)
简单推翻了事的做法已经出现过,而且被后人所不齿。
现在再来干这个事情,真是没意思了。
就算是现在,痛快骂孔夫子一场,有什么好处?
如果其他学说占了主角,后人再骂,又能有什么好处?
与其痛快骂,不如静下心来为现实问题谋点出路的好。
我是杨庆瑞,坚持梦想,相信会遇到非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