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天
村上春树的书写的真好,《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看了一半,纽约的马拉松他还没开始跑,但已经看过了他的希腊首马和超级马拉松。
这两次看完觉得,我的人生也需要一场马拉松。
心血来潮或者被影响的决定都不靠谱,等书看完,开始看另一本好看的书以后,如果还想跑,那就跑一个。
书里说写小说最基本的是要有才华,每次写到这个词就会想起姐姐,小学时她看了我写的一篇作文后说我没才华。
于是,我就真的没才华了,无论多想写,多喜欢写,心地认定了没才华,写什么都不好看。
即便是现在,天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写字,依旧觉得没才华写的字真的会看不下去啊!
可是,几次写到现在发现对如今的我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才华,而是思考和表达。
最重要的问题一是表达的欲望,一是表达的能力。
我有表达的欲望,却只在能理解的人面前才想表达,如今写字时找不到明确的对象,写的随心所欲,却都是胡思乱想,真正有价值的经过思考和验证的那些想法,现在还想不到要写。
而表达的能力更是硬伤。最近在背成语词典,自己不喜欢按照字典的解释一字不差的记忆,经常是看到一个词知道怎么用,但准确地释义却背不出来。表面上这是记忆力的问题,细想却发现从小到大,我背书时的表现跟背成语并无差别,意思我知道,用自己的语言也能说出来,但用原文却不行。所以词句积累极少,没有积累的表达只能是没才华的表达。
表达的欲望不强,能力又弱,能坚持着一直写东西,也真是奇迹啊。
我对村上的书有一个理解是,写作这件事跟跑步一样,只有持续不断的写着,就会有变化。
所以词典我会继续背,晨间这些字也会继续写,因为我已经会有意识的安排内容,虽然还很弱,但一个月后也许能看出点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