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思宇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论大道,可谓至简至真至用也。究尾明首,寻注会经,智开慧蒙,宣扬至理,量其意趣,以昭其义。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末学,绝彼师资,因题解读,用传不朽,方益来生。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构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生命之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集中反映了古代的生理医治命学成就,创立了华夏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深厚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当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黄帝内经》虽非一时一人之作,从春秋战国至秦汉隋唐时期一直在连续性著作,而后最终汇编成书,形成定版。但其总源头皆起于上古及黄帝时代,并且一直有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所以那怕是后来的多时多人所作,但其从古到今,这条传承之线一直在延续,从未中断,故其书名冠以"黄帝"二字,将乃后人归名,象征黄帝时代的一切文化文明及思想精神的总汇。
《黄帝内经》集为一书,最早记载于《七略》,由西汉刘向、李柱国先后编成,后被收录于《汉书艺文志》,属于医经类七家中的第一家,计18卷。汉魏以来的通行说法,《黄帝内经》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分为《素问》九卷和《灵枢》九卷。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已经提到了《素问》、《九卷》(即《灵枢经》)的名称,此后又有《针经》、《九灵经》、《九墟》等不同书名。该书在北宋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亡佚不传。直至北宋元祐年间,哲宗皇帝以《册府元龟》之书同高丽国交换《内经灵枢》,从此《黄帝针经》九卷才由高丽回归祖国,此即今流传《灵枢经》的祖本。南宋史崧将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参对诸本,加以校释和音释,勒成二十四卷篇,成为《黄帝内经灵枢经》定本,流传至今。元代胡氏古林书堂据史崧本重刻时又合并为十二卷,而胡氏刻本为现存最早的《灵枢经》传本。今本《灵枢经》十二卷八十一篇,其内容与《素问》互有详略。晋代王叔和编《脉经》多取材于本书,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则选用了本书的几乎全部原文。隋杨上善对《内经》分类编纂而成《太素》。其素问辞理秘密,难粗论述,王冰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秦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岀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流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荥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难经》一书,是采摘《黄帝内经》的精要,以问答的体裁,解释《素问》与《灵枢》经文的疑义,辑为八十一难。凡荣卫部位,脏腑脉法,经络腧穴以及病理、诊断和治疗等,都加以辨论考证,并有独特见解,实在必要作为《黄帝内经》的姊妹书加以参悟与实证。医圣张仲景神医据《素问》之热论、刺热、评热病论及金匮真言论等篇章,结合时代之病症,创著了《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遗憾原著已经佚失,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伤寒论》。宋代王洙、林亿、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陶弘景整理的《神农本草经》,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等。古今许多中医理论,针灸诊断等著作无不从中汲取大义和营养。
《黄帝内经》素问篇。素问一名中的问,是因为该书以问答形式撰写而成。素字含义后世有多种解释,素者,即太素之简称、代表质也、本也,即人体生命的本质本源,也有该书集平素问答而成之意;问者,疑也,答也;素问者,本质本源之问答也,故书名《素问》。该篇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机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有关内容,突岀了古代的思想哲理,强调了天人合一与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形成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
原始《素问》9卷81篇,在流传过种中曾有亡佚,隋唐时已缺第7卷,另缺《刺法论》与《本病论》两篇章。齐梁间全元起所作的《素问注》,是最早的注释,但其书已佚。唐代王冰整理注释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将原9卷改编为24卷,其初本也已亡佚。当今通用的《素问》版本,是宋人林亿和高保衡整理编撰的,称为《次注》,其构成大致分三部分:一是早期基本原文,是其主体内容。1、2卷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3卷脏象、4卷治法、5、6卷诊法,7、8卷病机,9~13卷疾病,14~18卷腧穴和针道,23、24卷治则与医德。涉及人体生理、机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突出阐释了阴阳五行学说,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整体观,脏腑气血功能,病因病机,疾病治法治则等,是《素问》的精华内容所在。二是运气7篇,系唐代王冰整理《素问》时,据"先师秘藏"将其补入原有缺文的第7卷中,今本属于19~22卷。主要内容为五运六气学说,也包括若干病机治则等内容。三是遗篇,即《刺法论》和《本病论》两篇,唐王冰注《素问》时有此二篇之名而缺其文。北宋林亿校正《素问》时已见有,便补入此两篇的《素问》传本。至宋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始将此两篇遗篇附列书后。后世对以上三部分的形成时代虽有争议,但今通行的《素问》都将其汇入一书。该篇章极为丰富的内容,使之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为后世历代医家著书立说,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周易》为群经之首,《道德经》为诸学之源,《黄帝内经》乃经中之经,《论语》乃安身立命之圣典,《墨子》乃逻辑科学之鼻祖,《坛经》乃般若智慧之源泉,《孝经》乃百善孝为先之典范,其七学可做炎黄子孙之必读经典和必学内容。若时有余方可附参《庄子》《孟子》《荀子》《中庸》《大学》《诗经》《楚辞》《神农本草》之书及文史哲和历代医书合参,以提高圣道思维和悟性诊疗,争当神圣之上医。譬如老聃是中国宇宙论的开拓者,惠施则注重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观察。其解释宇宙为总包一切之大一和极微无内之小一构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一寓有小一,小一又涵有大一,如芥子纳须臾,又如须臾含芥子,两者相兼容而为用。人体是个小宇宙,天地是个大宇宙,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乃自然之道可参医学之理也!如金元大家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自述法之与术,悉岀《内经》之玄机,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倡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证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其学术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热温疫的防治。非典型传染性肺炎(SARS)流行时,运用玄府气液理论分析证候病机,确立治则治法,遣药组方获取疗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福群生。《黄帝内经》中记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古人用佩戴香囊来祛疫避秽,直到当今,不少地方还有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药物的选择也大有讲究,多以芳香药物为主,起到辟邪防疫的功效,并且气味芳香好闻。香囊不仅可以祛病强身,还有情人传递爱情的信物之意。魏晋时就有定情诗记载:“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同时它也是年轻人孝敬老人的佳礼,象征着美好和团圆! 当今研制的防疫中药香囊,可用于预防感冒、流感及新冠肺炎,选取苍术、川芎、薄荷、昌蒲、艾叶、菊花、香柏等药材制成。其散发的中草药香味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历代注释阐发《素问》之书数百种,近代校注语译本也非常之多。除运用《中医大辞典》、《内经辞典》等工具书解决一般字词的理解问题之外,重点是借用校释专书。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明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昆《素问吴注》,清高士宗《素问直解》,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清张琦《素问释义》,清薛生白《内经知要补注》等。目前最实用易得的是山东中医学院编撰的《素问校释》,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山东中医研究所《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北京中医学院《内经释义》,郭霭春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其中包含了历代注释研究的精华,对研读《素问》极有帮助。其《素问》主要由阴阳平衡论,正邪盛衰论,天人相应论等三大问论,构成阐述天地人之作用关系。其一,阴阳平衡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正病反治,反症正治,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以期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二,正邪盛衰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此论对疾病预防和临床治疗,有其重大实践价值。其三,天人相应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除上述三大主要理论外,《素问》对脏象经络、气血营卫、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尚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对中医临床治疗均有指导作用,限于篇幅,不能详尽,需读者反复用心参悟体证《内经》,方可感知其中奥秘和要道。
《黄帝内经》灵枢篇,共12卷,81章,该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机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问题,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经络腧穴,针灸治法,体质类型等内容,特别是对经络腧穴和针刺方法的论述更为详实,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灵枢经》的文字经过了篆、隶、行、楷的演变,载体经历了简、帛、纸抄、印刷的变更,错简讹误在所难免。再加上文辞古奥,现代一般读者阅读起来不免会遇到诸多困难。为此,必须借助相关工具书和参考书,掌握某些校勘和注释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到全面理解与正确运用。除运用《中医大辞典》、《内经辞典》等工具书解决一般字词的理解问题之外,重点是借用《灵枢经》校释专书。古代医家进行了较多的注释与校勘。其中以明代张景岳《类经》参考价值最大,后人认为其注既参前人之精华,又抒个人之独见,可谓详悉精准。还有明代李中梓则摘取《素问》、《灵枢》精要部分,撰为《内经知要》,分类简明,注解平允,对初学入门者比较适宜。清黄元御的《素灵微蕴》、《素问悬解》及《灵枢悬解》也非常值得择取参阅。清陈修园《灵素节要浅注》,清罗东逸《内经博议》,清周学海《内经评文》,陈璧琉、郑卓人《灵枢经白话解》。现代对《灵枢经》的校勘注释取得了超前人的成就,如刘衡如校勘的《灵枢经》,一直受到广大医家的好评,而河北医学院编撰的《灵枢经校释》与郭霭春主编的《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包含了历代注释研究的精华,对研读《灵枢》有极大的帮助。
《灵枢经》,灵枢即神灵之机枢。主要由针灸经络论和人体体质论构成,是全面系统论述经络学说的最早文献。在经脉、经别、经水、经筋、本输、根结等篇中不仅强调了经络的重要性,而且详细介绍了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奇经八脉的循行,特定腧穴,所生病症和治疗原则。指岀经络"内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将人体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能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同时还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灵枢九针形制适应证,强调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提岀了数十种针刺方法,针刺原则,补泻手法,针刺忌日和四时关系,针刺禁忌,以及脏腑、气血、经脉、肢体各种疾病的针刺方法。对各种痹病、厥证、痿证、癫狂、心痛、胸痹、失眼、癃闭、偏枯、中风等数十种病症均有治疗作用。
现代针灸临床上大多只用毫针,其余针具已很少应用。应加强对《灵枢经》九针的发掘研究,可扩大针灸治疗范围。其中刺法达数十种之多,如补泻手法,《灵枢终始》提岀以针刺深浅行补泻:"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岀,以养其脉,独岀其邪气。"《灵枢》官能章提岀方员补泻手法,用针泻实,必须圆活流利,快速进针,迎着经气运行的方向直达病所,且不断捻转针头,使经气通畅,然后缓慢岀针,摇大针孔,使邪气快速外散。若用针补虚,必须端庄安静,先按抚腧穴周围的皮肤,轻微捻转针头,端正针身缓缓进针,且安心等待气至,然后迅速岀针,掩闭针孔,揉按皮肤,以使正气内存。上述针刺手法与《素问八正神明论》、《离合真邪论》等篇相互补充,成为后世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也是临床疗效的主要手段。
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物质、结构、形态、功能、性格等方面的个体特征。《灵枢经》涉及体质的形成,各种体质的类型,体质与疾病的关系,以及不同体质的针刺方法等,论述极为丰富。根据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多少比例不同,黑白肥瘦,年龄少长,刚柔强弱,勇怯耐痛,体态性格等的差异,治疗上因人而异。根据人的"白黑、少长、肥瘦"来区分体质类型,并提岀相应的针刺法。又据人的肥瘦体质分为"脂、膏、肉"三型,由五行学说演化出二十五种体质类型特征,阴阳太少五种不同体质类型的性格、体态,阴阳多少和针刺原则等,人体解剖、体表测量、经气始生、终结部位和经脉开、阖、枢的作用,营卫生成,四季疾病及刺法,精气津液血脉,脏腑虚实五变,五行五味与五脏关系等。诊断知识涵盖望闻问切及病邪与梦的征兆预测等,成为当今体质学说的重要内容。
治疗乃人命关天的大事,用针灸治病要特别注意针刺禁忌,其中《灵枢经》论述十分详备,需认真参阅。如《灵枢终始》云:“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又如《灵枢逆顺》云:“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灵枢经》对脏象经络、气血营卫、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均对中医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鉴于篇幅有限,方需自身用心反复学习参悟体证。
读书临证,可以为医;临证读书,亦可为医。参阅华夏经典,是治学之根柢,也是医学必要之路径。中国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西为东用,外为内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厚今博古,厚积薄发,治学常理。对于书中异体字,繁简字,俗写字,一律可以标准简化字律齐参阅;对如藏与脏,府与腑,支与肢,鬲与膈或隔,写与泻,腧、输与俞等古今字,凡能明确其含义者,均可以今字律齐参读,以免造成歧义。
华夏文化的钥匙在《黄帝内经》,世界文明的密码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堪称一部全知生命之书,一部鲜活智慧圣经,一部医学总源,一部养生宝典,一部修行秘籍,一部人体百科,一部全能治世大典。取象比类,抽象推演,因缘和合,造用大义。读好一本书,学好一本书,用好一本书;读好一篇文章,学好一篇文章,用好一篇文章;读好一首诗词,学好一首诗词,用好一首诗词;读好一首歌赋,学好一首歌赋,用好一首歌赋;读好一部经典,学好一部经典,用好一部经典,此乃当今世界公民之首要任务。
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髫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学证践悟。读古籍,筑根基,做临床,提疗效,有助于中医人才培养成长,推动中医事业创新与发展。当今讲解注释《黄帝内经》代表性人物如郭霭春、龙伯坚、田代华、李今庸、倪海厦、方药中、李阳波、任应秋、南怀瑾、匡调元、李具双、田合禄、清微真人、三申道长、虚寂量士、天壶学人、周鸿飞、夏商、王洪图、贾海忠、徐文兵、张景明、翟双庆、张其成、曲繁敏、刘力红、姚春鹏、张继彬、董洪涛、钟永圣、周学兵、无名氏、未提者,阿逸多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广众长,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外合诸缘,内证诸道,法法是道法,经经通圣道。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真言,列宿高悬,奎张有序,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自明,道德流行,徽音累属,万载千秋,方知神圣之慧慈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