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安宫丸的故事(六)
写此故事时,涉及到一男一女两名鲜族同学的人名我忘记了,联系李常新同学请求援助,因为她年轻,记性好。
不出所料,李常新告诉我,班级有五名鲜族人,三男两女,八名浙江人,六男两女。
还是女同学心细,这方面的问题我真没想过,更没有详细地统计过,都五十多年了,她还记得这么扎实,真让我服了。
通过她的回忆,确定男同学是安学俊(第二集),女同学是崔贞玉(第五集)。
写的是班级里的真实故事,但详细的内容,同学们都不太了解,有些事是属于暗箱操作,没有向外宣传过,就连黄哲顺本人,我都没有透露过。
隐藏了这么多年,这是头一次见光,这事李常新听说过,细节不了解,她想看看。
我整理好后,给李常新发了过去,她看完又发到了班级群里。
黄哲顺同学能挺过危险期,安全出院,最大的功劳是安宫丸,总共弄到了七丸,除了在局长那弄来的三丸外,学校还送过来四丸。
既然此事已经走了光,我就想查一下,学校送来的四丸救命药,都出自班级哪位同学之手?
于是,就在同学群里展开了调查工作。
故事一共写了五集,本来已经结束,由此,又诞生了小六,小六是故事之外的续集。
调查中,呼兰本地同学陈友悟给李常新发过来一条消息说:
“回忆起尘封已久的往事,我依稀记得当时每个同学发了四片磺胺,说校内有传染病了。
校内大喇叭广播领导讲话,希望能买到某某药的同学和教导处取得联系,这个药名我早就忘了,通过《安宫丸的故事》才想起来是安宫丸。
呼兰北医院有我个老乡,是那里的大夫,听到广播后我就过去了,当时寻思先去问问,能开出来的话再跟学校联系,开不出来就不和学校联系了。
到我老乡那里一问,他说仅能开一丸药,我想只一丸药那就直接开出来吧,因为去医院很远,大约10多里路,走一趟不容易,估计用不了多少钱,我就把药开了。
结果这个药死贵死贵的,我兜里就有三块钱,钱不够,药房不给药,没办法,我跑回到呼兰街里,去我老师的岳父家借的钱,又回医院才把药买出来。
返回学校把药交给教导处姓刘的老师了,谁送病房去的?就不知道了。”
陈友悟提供的内容,信息很重要。
按陈友悟同学的说法,当时是学校大喇叭通知的,这样的话就不是在班内进行的征药活动,而是全校总动员,这就可能有外班同学参与。
当天晚上送来的一丸安宫丸,应该是陈友悟买的那丸药。
这丸药很关键,如果当天侯振祥没弄回来药,陈友悟这丸就是救急药,好在侯振祥从局长那弄来药了,当天就没用上。
这样的弄药速度,可真让医生大吃一惊,不知道我们班同学在县城里倒底有多大的能量。
岂不知这能量来自于全校师生,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黄哲顺住院的七天里,我们几个一直在传染病房圈着出不来,现在想想,当时在哪吃的饭?兜里都没钱,怎么吃的饭?一点印象也没有,记不得了。
病房之外学校和班级,具体怎么运作的?我们一点也不清楚,一直闷在鼓里,还以为仅局限在班级内征集的药品呢。
原来是校长亲自上阵,在全校范围发起的征药活动,轰动性还满大的。
看来,此事在学校受到了班级和校领导高度的重视,都参与进来,在背后默默地陪伴着。
遗憾的是最后调查的结果,仅收到陈友悟一条信息,落实了一丸药,看情况另三丸药应该是学校在外班征集到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