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去年的3个重大变化,我把「踩单车上班」列入其一。
男朋友听到后十分震惊,他完全没想过,这件事对我来说那么重。
事情得从去年12月说起。那时候我不幸经历长租公寓暴雷,被房东赶出门,被迫搬到新的出租房,两房一厅2600有电梯有阳台,什么都好就是离地铁有点远。
没办法,那时候刚被骗几万块,手上没啥钱,只好租下离地铁1km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早晚我都得踩5分钟单车到地铁,经过一个长长的上坡,还有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
本人的骑车技术,一向都马马虎虎。小时候也是一群表弟妹里最晚学会骑车的,初中寄宿也没机会踩车上学,所以每天早晚路径车流密集的十字马路,我基本是成功到达1次,就暗暗松了一口气:今天平安到地铁了。
可恶的是,我一边马虎骑车,一边大脑开始放空,想七想八。
在踩单车的那些碎片时间,我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是:快30岁的人,还踩单车上班,我是不是活得很失败?
细想,平行时空中我同龄的朋友,哪个不是早就开上车车,甚至坐着飞机走南闯北呢。
当然,蹦出这个想法,还有一个原因。
我刚毕业那会住在学校周边的城中村,也是踩单车上班。路程不远,大约15分钟。但要经过高速马路边的一条小山丘路,荒凉、甚少有人经,而且很崎岖。
冬天上班时,经常是脸和手都冻得红红的,而毛衣里却出汗,一到公司总要先到卫生间处理一番。
现在重新踩单车上班,唤起了我那段艰苦的回忆。一时间恍惚,好像打拼了5年,又回到了起点的状态?
人呐,有些苦可不想再吃第二次了。
最后,我给自己的答案当然是“否”。
再怎么作,再怎么焦虑,我也深刻意识到,这5年时间对我是多么幸运。从一个文案小白,成长到独当一面的品牌经理,月薪翻了6倍,这可能是很多人要花一辈子去完成的事情。而幸运的我,只花了5年。
虽然还是那个踩单车上班的小姑娘,但心境已经截然不同。
这个社会,很爱用【年龄+物质条件】的格式来定义一个人的成败。正如我标题中的设问,也是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思考。
快30岁的年龄,搭配一个看似过得不好的行为:踩单车上班,描绘的形象是大龄loser,让人心生害怕。
但现实是,为什么要害怕成为loser?拜托,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告诉你,你是成功还是失败。
比尔盖茨的母亲跟他说过一句话,“说到底,不在于你在世间能得到什么,甚至也不在于你给予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
而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切遵循你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