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付费产品应运而生,各种免费or付费的内容琳琅满目,曾经免费的内容是互联网吸引受众的最佳利器,但是这些免费的资源被频繁复制和再造。我们很难去找到自己想要的。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知识付费作为新市场趋势下的产物,初衷是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甄选成了一个难题。
1. 万众创业的时代,很多人抓住了内容付费的风口,开始大量的输出内容。
有的内容是有真含金量的,也有的通过贩卖焦虑、各种标题党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2. 知识付费平台繁多,形式多样
早期的豆瓣、知乎,后来的可看可听书的app喜马拉雅、得到;
还有各种公众号、各种内容社群;
各种读书app如:微信读书、樊登读书会等;
各种工具类的app可以让你添加mobi或epub格式电子书的如:苹果自带的“图书”、亚马逊推出的“kindle”等。
那怎么做甄选呢?
1. 看口碑
目前的付费知识平台还是相对实在的。从口碑可以大致判断,比如得到app,
第一,里面请来了很多有实力的大V来打造内容,覆盖主题全面;
第二,它的创始人罗永浩自2015年开始做“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声势浩大;
第三,每周会在app里直播自己团队的例会,与大众零距离。公司运营和产品的用户导向和体验做的不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
所以它的用户数很多,反馈也不错。以此为依据去里面进行淘宝,会有所收获。
2. 熟人推荐
除了第一条所说的平台外,还有很多个人发起的付费内容,是更细分一些的,但是市面上的内容参差不齐比如,如果你是做hr的,给你讲hr几大模块理论和实操的;如果你是做软件开发的java研发人员,看/听一些java实操或面试经验技巧的。
这时候怎么办呢?
熟人推荐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式了。
第一,你之前链接过一些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人,觉得他还比较靠谱,那么他推荐的可以参考一下。
第二,之前链接到的人你眼看ta几年后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么他的付费课程可以考虑。
3. 试听
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别人口中的好口碑,熟人的推荐不一定是你的菜,这时候你可以选择“试听”。
目前市面上的付费课程一般都提供试听的内容,比如得到上的课程,出了发刊词,你可以任意选两节课试听,这个给我们做判断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那么没在集中大平台上的个人付费内容,现在一般也提供试听环节,或者开公开课试讲,根据你实际听课的感觉,比如:
老师的口音你听不听的懂,喜不喜欢;老师讲课是否思路清晰,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时间感强不拖沓;是否不过分灌输鸡汤;一个知识点的讲课时长你是否可以接受;如果是直播课,老师与学员互动是否有实质内容;可以的话,了解一下学员的情况,来看这位老师的影响力;如果是长期的一个课程,要看老师及其团队是否会用到时新有效的一些管理工具等。
通过以上方式,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基本上能够找到质量比较高也比较适合自己的付费内容了。让你用有限的money和注意力来获取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