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人的行为有一定模式,而当我们真正去探索和剖析,又是多元、复杂、且混合的。这是我在研究和实践了各种关于沟通、性格、原生家庭等等之后,结合自身的分析和体会,有感而发。
首先,我是一个典型内向的人(MBTI性格类型),我的能量从内而来,享受独处的时光。我可以和一群人一起玩,也可以打发掉独自的时光,因为我总是有各种各样一个人就可以做的事情,而当我沉醉其中,时间总是在我身边悄悄地滑过......在人际交往上,我与相熟的小伙伴玩得很好,看起来自信活泼;而对于和陌生人或不那么熟悉的人接触,小时候的我总是羞涩而腼腆。特别清晰的画面是每当逢年过节,亲戚们到访之前,奶奶或家中的长辈会叮嘱着:“等下舅爷爷/表叔/姑姥姥来了,记得打招呼,记得喊人”,而我也是暗暗在心里说:“嗯,要大方一些,就说‘舅爷爷好!’”当隔着窗子听到巷弄里纷沓的脚步声,以及亲戚们熟悉的嗓音,我也会跟着家中的大人走到门口去迎接客人。这时,我总是靠在门边,低着头抬起眼睛,快速地扫一眼对方,腼腆地一笑,如果来者主动和我打招呼,那么我会小声地回应“舅爷爷好”,否则腼腆一笑后,我就这么目送着对方进入家中,然后听着大家的聊天...
这么一个腼腆内向的个性,在人际交往中属于被动交往,也就是喜欢对方来找自己沟通。随着年岁渐长,我的这个模式始终追随着,那么那些一直以来与我相处的人,又会是如何来描述或形容与我相处的感觉及情境呢?
也许你会意外,也许不会,很多人形容我是“很凶”、“喜欢吵架”、“知道你是个直接的人,不在意你说了什么”,也有人在我大学时坦言“你这种性格到了社会上,一定是无法生存的”。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我,应该像是一柄金属的小刀,那么犀利、直接,让人不舒服甚至刺痛。所以,“吵架”的时候,没人认为我是腼腆的。这里会谈到我性格中的另一部分-理性地就事论事,注意力基本放在事情上,而忽略或不那么在意事件中的人的感受。表现为在事情的正确与否上据理力争、在逻辑上提出自己的质疑且刨根问底,享受着辩(争)论(吵)中的思维碰撞...一切在我来说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尽管事后也为不欢而散而淡淡忧伤。对于外人或不那么熟悉的人,这种碰撞还是有限的;而对于相熟的人,甚至家人来说,“坏脾气”就是他们眼中的我,家人们包容着、甚至容忍着我。
前面的近三十年,就这样自然地发生,却别扭地活着。幸好我从事着发展和提升他人的工作,幸好我“就事论事,知错能改”,幸好我研究了MBTI性格类型理论并用它来助人改善关系和激发团队效能,幸好我从探索自我到帮助他人探索自我,成为了一位教练...人生的轨迹在这里转向幸福的方向,并沿着这条路欣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