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舒比格的一篇童话《骆驼的目光为什么这样疲惫》:
过去 ,骆驼的眼睛常常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心。那时候,它住的地方有草、有苹果树。
一天,骆驼离开了它住的地方,开始流浪。很久之后的某一天,它到了沙漠边缘。骆驼很惊讶:除了沙就没有别的了?后面肯定还有什么!于是它走向第一座沙丘,并越过了它。
但它的后面仍然是一座沙丘。这座沙丘后面还是一座沙丘。就这样,骆驼走过了数十、数百、数千座沙丘,来到沙漠深处。那后面肯定有什么,肯定有什么,肯定……
骆驼继续前行,它又渴又累,眼皮也越来越沉重,几乎盖住了眼睛。当看到最后一座沙丘时,它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勇气。后面肯定什么都没有。它想。但在最后这座沙丘后面有树木,树荫下还有泉水。骆驼走向泉水,开始狂饮。什么也没有。它想。骆驼虽然喝着水,但它的眼睛差不多快闭起来了。它还在想,后面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
从这一天起,骆驼的目光就变得疲惫了。
有人说,童话一开始是写给大人看的,因为只有成人才能看到童话故事背后的深意。读完这个童话,深以为是。
每一个健康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哪一个不是欣欣然打量周围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满怀喜悦爱着一切?哪一个不是纯然而美好?就像童话中还未开始流浪的骆驼,眼睛常常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心。
见到过许多孩子,纯然地热衷于探索和学习,他们追逐一只只小蜘蛛,像法布尔一样惊喜于自己的发现;他们把1—100的数字卡片摆在床上,发现数字递增的规律;他们把电子琴里的上百首乐曲记得清清楚楚,你说几号乐曲他就知道是哪一首;他们把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式样,叽叽咕咕地编出有趣的故事......可是若干年后,他们眼里的光逐渐暗淡,厌恶现有的学习方式,讨厌在题海中痛苦挣扎,曾经的好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与自己为敌与世界为敌,卑微又挣扎。
是什么使他们的目光这样疲惫?是什么让他们紧皱眉头?是什么使他们怀疑自己的美好?是什么使他们丢失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什么使他们忧虑重重?是什么使他们自暴自弃怨气渐生?是什么使他们退避和逃脱?
是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中,不断憧憬又不断失望,他看不到别的东西,比如快乐、赞赏、自由。越过一座又一座沙丘,都是如此,除了沙粒还是沙粒,于是希望破灭。希望一旦破灭,便是毁灭性的存在。
心疼故事里的骆驼,心疼像骆驼一样眼神疲惫的孩子。
胖乎乎的王军辑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上课为什么能专心听课了吗?因为我把大脑更新了!”
“哇,真的呢!”我一阵惊叹,“你快把更新的办法告诉曾灿吧,让他也学会听课。”
王军辑说:“告诉他了也不行,要自己想更新才行。”
嗯,好有道理!
旁边的李博雄听到了,笑眯眯地说:“我今天回家也要更新。”
更新大脑!这耳目一新的说法令我开心了一整天。
多么可爱的孩子!他们没有谁不想成为好孩子,哪怕遭遇了许多批评也不放弃向善向上的追求。相反,是我们贪婪的苛求,仿佛渔夫的妻子没完没了地要求这样那样,一点点摧毁孩子对这个世界最纯真的好奇心。
确认过你清澈的眼神,我愿意为保护你的好奇心和纯然的喜悦,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和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