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身边的真事,我曾在朋友的手机上看过她另一个朋友的抖音视频,视频里的女孩子看着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暂且叫她小A吧,看着视频里的她跟着欢快的音乐一只手做着灵动欢快的手势,一只手拉着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妈妈,这看起来无比的温馨和幸福。但是听了朋友讲述的故事却百味杂陈,那个瘫痪了的妈妈曾经有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大的正是视频里小A的丈夫,她如今也有四十来岁了,生了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年了。听到这里不止惊叹于年龄似乎没有给她留下任何痕迹,更感叹于她那像少女般的心态,回想我妈妈四十来岁的可不是这般模样的。又是化妆又是对着抖音学喵喵叫,小A曾经在北京工作,而且据说当时还混得很不错,可是因为丈夫吸毒而死,丈夫的弟弟也因为赌博被朋友恶意杀害,另外一个弟弟也因故去世,孤苦寡母的她在这种情况下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她得以谋生的工作,从北京跑到广东来照顾瘫倒在床的妈妈。
她是做美甲生意的,我有幸见过她一面,坐在那里一个多小时,非常细心帮我把平淡如水的指甲脱胎换骨,仅仅只需50元,那天很多的顾客来,但都因为小A在帮我弄,他们不得已要另约时间,做美甲不同做教育培训,一个人可以对着数十个人,一个人的精力只能帮一个人弄。而且还必须是个能说会道的职业,不然这一个多小时未免也太过无聊和尴尬,从她的话语中,我能很深刻的感受到,她对服侍婆婆的辛劳,以及对远在北京亲人的思念。我当时在想这样的生活如何支撑,换做是我,恐怕早已被压垮了。我很想问她,为什么愿意离开自己的亲人,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照顾婆婆,但我不敢,因为这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些。
看了蔡怡的《忘了我是谁》,我想我对人生的定义太过狭隘,太过利益化了,我总觉得小A的行为是自我利益的牺牲,她舍弃掉的是属于她自己的诗和远方,她选择了和婆婆在一起生活的苟且。但蔡怡告诉我的是人到这世间一生就是来受苦的,然而支撑着我们坚强地走过这一生的便是“爱”了,没有爱哪来的诗,父亲伴了她前半辈子的生活,父亲给她描绘了七彩的生活,可是终有一天颜色会在他的记忆里逐渐褪色直至暗淡,但是女儿能做的便是好好的守护着,给父亲重新描画新的色彩。如果说照顾老人就是在消耗自己的人生,那么作为父母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曾经在朋友圈看过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现在有100万,你们是选择先买套房子给自己在城市立足之地,还是拿着这个钱全球旅游,看看外面精彩世界,还是生个孩子?
选择旅游的大有人在,有30%的人选择了买房,没有一个选择生孩子。这个数据虽然未必可靠,但生孩子会牵绊个人享受人生那是一定的,多少父母的梦想都停滞于——等孩子再长大一点。
生老病死,养老这个话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其中的滋味有那么难以对他人言说,面对不肯扶老的人,我们会谴责,因为这违背人伦违背孝义。虽然大家都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父母和子女的爱有的时候并没有蔡怡和他父亲那般的深厚,很多的家庭虽然会出于天地人伦而赡养父母,但未必能够给到爱,他们会嫌弃老人的随地大小便,说话口吐白沫,肢体不协调给他们造成了无尽的烦恼。如同小A这般的儿媳更是世间少有,除了爱,我想不到任何东西可以成为她的支撑点。蔡怡在照顾父亲的无尽烦琐之余,是父亲哪怕痴呆了,依然会因为女婿画了“别的女人”,而小心翼翼的提醒女儿,就像每一个父亲都视每一个男人如洪水猛兽般要处心积虑的拐带自己的女儿,这种情感是那么的憨厚可爱。就像我的外婆,就算老年痴呆了,也依然忘不了妈妈小时的淘气事,也因为她的痴呆,大家猜从她的衣柜里翻出每年为子女购买的保险,直到她痴呆的那两年才中断,在远方的妈妈接到舅舅的电话时眼眶湿润,无论多远,外婆始终没有放下对于子女的关心,而远嫁的女儿,却无法亲侍在前,生活就是这般的苦与难,爱与憾的交融。
另外想问个问题:如果没有一百万,你是选择先努力工作买房,还是穷游走天下,还是工作稳定成家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