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正如阳明本人一样,一直难以理解。
心即理。曾几何时,我也是迷恋唯心主义世界观的。
那时的我,似乎还是个愣头青,陷入在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理论中无法自拔。萨特,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尼采,这些恐怖的家伙带着巨大的热情和偏见,用尽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将唯心存在主义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存在先于本质。最夸张的时候,我会完全忽略真实世界的存在,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意义。
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幼稚可笑,似乎也并非如此简单。
内心世界,是一种感觉,是一个人全部思想的浓缩,也是外在经历和内在天赋综合反应的结果。它很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会变得扭曲和片面;它也很固执,如果内心认为正确的事,通常不会轻易地妥协和放弃。
追求内心真理是一把双刃剑,不小心便会陷入理性和认知的误区。但是,内心真理又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冲破所有的理性和常识,给人性带来光辉,甚至产生极致的美。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完备的思想,历经沧桑,在某些时候击中我们内心柔弱的角落,让我们为之疯狂和摇旗呐喊。
只是,人到中年,对于意识形态的东西,会变得更加谨慎,这也算是一种成长和教训吧。
知行合一,同样令我困惑。
现在知道,行为是在不同的认知程度下所作出的选择。然而,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永远只是片面的。这就导致了每个行为只能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形下作出。
很多时候,敏感的人会感觉到行为上的困惑,这也许就是因为自身无法掌控足够的信息所致。
这样看来,行为和认知之间始终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么,知与行真的能够统一吗?
现在我所能想象和理解的是:通过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塑造与认知相匹配的行为,并最终形成近乎本能的反应,实现知与行在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这也许是知行合一的精髓,也许是阳明心学的真正价值所在。而很多人误解的知行不一,更多的是幻想和现实的差距,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闭上眼睛,思考着知与行,我听见自己在整个世界中发出的微弱声音,然后,在键盘上敲下了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