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方言 | 文 晨星Chenxing |校对
南京的冬天,就是悉尼的夏天。
小城古尔本在堪培拉东北,人口才两万出头。新南威尔士旷野苍茫,水草丰美,是难得的天然牧区。自英国人在这里砍下第一颗树,立木为城,不过两百年。如今虽说人口稀少,但也是当地牧区的商业中心。霍克斯伯里河这里蜿蜒而过,浇灌出澳洲有名的农场。
小旅馆位于城中心,这里有歌声与乐器和弦,还伴随着有节奏的拍打声。我打开窗,让声音更悠扬些。放眼望去,就在窗下的大街上,胡子大叔欢快地拨动着琴弦,大妈扭动着浑圆的身体,不停地摇晃着话筒架。歌声里,人们随地而坐,全神贯注,每到高潮部分,众声和鸣。差点都忘了,这里的人们正在欢度他们的春节。
明天一早,我们将赶往老罗家的农场,也真是辛苦老罗了,我们霸占了他的假日。他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本地高中教师。
天气很热,热到桉树都燃烧了起来。一大早,同行的大虫就告诉我们,哪哪的山火已经烧起来了。鬼知道他说的是哪里,我又不熟。大虫本来在南非做教授,后来南非被折腾得不轻,他这个白人感觉呆下去很困难,前几年就举家来到澳洲。
大虫女儿很漂亮,正读高中,借助大虫做科研的优势(悉心教导),小美女老早就在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了。本次上山,她也一起过来,这让大家都很开心。
老罗说自己已经有一个月没来农场转悠了,难道不怕牛群都跑了吗?他说不怕,地太大了,这些牛都很懒,一个月跑不了多远。我也只能信了,反正我们开车确实挺远的,心里暗自嘀咕,说好了高中教师,丫就一大地主。
既然来了,总得下地干活吧。已经好多年没有抡起镐头了,特别是在39度的烈日下。没两下全身就湿透了,最关键的是连个树荫都没有,还没有半点风。裹了半个月大衣,一下子甩开膀子挖石头,真的吃不消,脑袋瓜子直接缺氧,头晕目眩,赶紧跑到远处的大树下,享受一下澳洲的田野风光。再看看老罗,虽然又老又瘦,却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真不知道他是地主还是民工。
第一块化石就是老罗挖到的。他很兴奋,给我们介绍着地层信息:化石层顺着山势,上层是草皮,草皮下一层现代碎石堆积,再下面就是侏罗纪的砂岩了。由于埋藏环境富含铁元素,整个化石层都是红色的,岩石也非常坚硬,过去发现这一层岩石含有大量鱼化石,因此也就习惯称它们为鱼层了。
随手拿起化石敲了两下,果然声音清脆。小美女也真不赖,第一块鱼化石就是她发现的,大家都为她欢呼,大虫竖起大拇指开玩笑说,你又取得了惊人的发现。这让她臭美的。鱼层的化石大多曾白色或者黑色,这是由于鱼骨中的钙质成分重结晶,形成了白色的钙质矿物,而黑色,则是变质的碳,就类似于家里炒菜炒糊了,吃完饭刷过锅的人,应该见过。
真心没料到,大虫还准备了体式显微镜。那玩意往皮卡上一放,确实像那么回事。其实大多数时候,挖出有用的化石,也就直接包了带回去再说。这种野外,最主要的就是挖了带走。如果非得看一些细节的东西,就像老罗那样,拿一个挂在脖子上的十倍显微镜,眯着眼睛看就足够了。
趁着喝水休息的时间,老罗指了指远处,说鸸鹋来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到的。这仿佛是野生动物园。说那那有袋鼠,那那兔子在跑。说实在的,等反映过来,鸸鹋真的就在他农村木屋的后面。
也是够了,这地方要是我的多好,可惜时光太短,虽然挖着辛苦,但太阳快要落山,却又留恋。回来的路上,远处真的有浓烟,闻到空气里散发着烧灼的气味。
第二天,大虫说,真的很幸运,我们走的那条路两边的树都烧了,如果我们晚一个小时,差不多马路上的高温会破坏轮胎,人也就困在火里了。不知不觉捡了条命,真好。
本文由进化朗诵者小岛助力。我们既推优帖,也选美文。
欢迎入驻【进化朗诵者小岛】
投稿请移步小岛专题【山川异域】
赏文请移步小岛精选优推专题【风月同天】
推文不看权重,优秀应被看见,你我理应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