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课的两个教学活动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他们能通过比较观察、实验,两种方法更加深入探究出普通纸和瓦楞纸的性能的变化,可以基于教材进行一些改动。
1. 用观察的方法对比加工前后纸的形状特点
学生将普通纸和瓦楞纸的进行对比观察,并通过选择和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中,此处的表格可以相对书上做一些改动,书上的表格对比只有一种,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瓦楞状纸的认识更加充分。学生还可以增加看、摸的观察方法和记录,进行多角度对比。
教材中的学生记录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改后的学生记录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2.用实验的方法对比加工前后的功能变化
引导学生用“放一放”和“摸一摸”两个实验对比纸形状改变后性能的变化。这个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主要环节。依托教材,在实验前,可组织学生先猜测可能的变化,这样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预测和疑问去进行操作他们会更投人,思维参与也会更深入。
“放一放”的东西,除书上说到的订书机,我还提供橡皮、笔等身边的物品,引导学生从轻到重逐一放置,学生通过这样有条理性的对比实验、并且实验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将改造前后的纸进行对比,更好地发现纸前后的变化。
增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改后的学生记录单(涉及预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