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数学教学学习笔记之三十七(1208)
吴老师指出: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探究要求是不相同的,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寻找探究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最佳结合点 。
教学内容是否直观
直观的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发现直观背后的奥秘。例如运算定律,商不变的性质,小数、分数、比、比例的性质等。这些知识、规律较为明显,可以充分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探究。同时,学生对此也更容易产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解决后会产生很强的自豪感。
紧密联系,螺旋上升
在现行教材中,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遵照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弄清每个识脉络的基本线索和结构,把握每个阶段的重难点以及核心的思想方法,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探究新知识。
比如几何图形计算公式的推导。三角形、圆形以及圆柱体等有着各自的特征,但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上却非常相似,都是运用转化的方法进行推导。学生有了把圆转化成其他图形推导公式的基础,在学习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设计问题,准备素材
教师一定要重视探究问题的设计、探究材料的准备以及探究组织形式的选择,同样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问题是引领探究走向深入的关键。过于简单就没有探究的必要,过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探究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引导,有时也会偏离方向。有层次的问题设计是领学生探究的好方法,还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有收获。
自主探究,适度指导
教师设计探究活动不仅仅是抛出问题,还应注意在探究活动中要适时给予指导。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以及目标的需要,考虑学生进行探究时的角色定位。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探究能够顺利进行,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