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一位家长退出家长群的文章,引起了众多有类似感受的家长们一致喝彩,身为俩娃的家长,虽也有类似的一些经历,但这个大势也并不是我们某个个体可以轻易改变的,刚好上周参加了大儿子六年级(预初班)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从小学到初中,从公办的佛系到民办的鸡娃,个中也是五味杂陈,和30年前的我们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天差万别,也很难做个比较。
房子、就医和教育仍然是我们在一线城市面临的三座大山,而教育方面的全民鸡娃,不要输在起跑线的竞争令到我们喘不过气来,但这又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总想给孩子创造更好更好的条件,这也成为了众多所谓中产阶级的新一代焦虑所在。
那么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们更好的适应这些压力,以及新的挑战呢?通过家长会的学习,总结了三方面,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更高的学习效率:
(一):良好学习习惯:
1:课前做好预习(自主预习,昂立提前班课程);
2:上课40分钟 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吸收及消化知识点,做好笔记,这个是根本;
3:课后及时完成练习、复习、订正;
4:集中注意力:避免使用电子产品、打游戏、注意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育锻炼;
5:学会整理:记录好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内容是基本要求,睡前整理好书包,分层上课前准备好课堂需要的资料,及时交作业,语、数、外作业建议分开装袋,带齐东西;
6:孩子之间其实智商相差不大,只是学习习惯差异,不要拖拖拉拉,认真听讲->做作业就快了,睡眠就充足了,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就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二):良好学习态度:
1:设定合理的学科目标(与平均分相比缩小或高了几分)、书写端正、自主学习/自驱动、持之以恒、坚定的决心
2:不会主动订正是学习态度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因为老师都帮忙课堂订正了;
3: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的根本,良好学习习惯 和 行为习惯(包括交往礼仪,换位思考);
4:鼓励学生主动问老师,也可以钉钉群提问,不要被动的被抓着问。
(三):学习效率:
1:听课效率:预习后提前准备问题,上课积极主动提问,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重点难点
2:及时订正,确保知识点吸收消化,复习订正内容;
3:提高做作业的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作业量以及错误率;
4:每天午自习和自习课时间,及时抓紧做作业或订正,不要打闹。
最后孩子的成长,尤其即将跨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加敏感,需要家长配合好学校:
1:关注:钉钉群,查看布置的作业,打卡朗读,成绩单,各项通知,检查书写是否端正,作业是否完成了(了解学生的作业,需要亲自具体检查下,而不仅仅是口头问下)
2:陪伴,珍惜初中的陪伴机会,否则等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就不想让你陪伴了;
3: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个是根本;
4:定期适当联络老师,1-2个月联络下,每次3-5分钟,包括能做到心里辅导等。
平时也没少听樊登读书会关于亲子方面的书籍,但到了真正实践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日常工作都需要经过培训,唯独如何作为合格的父母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
我们除了有一颗炽热的无私的爱心之外,或许我们也需要多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亲自沟通的方法,同时加以更加坚强的心脏,去面对可能的各种挑战及压力。我们需要改变教育孩子是一种负担的心态,而是学会与孩子一起成长,也去享受这个过程中的喜乐,这样才能持之以恒,并且也可以有效减少孩子们的焦虑,给他们创建更大的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