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智慧
看这一章的时候,很有同感,也有启发,同感在于里面描述的观点就是我自己既往抱持的生活态度,给我的启发是原来这样的生活态度是挺好的,作者非常认同的,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给我的启发是原来这样的生活态度可以用这样的文字描述出来,娓娓道来的文字让我非常欣喜,划了很多横线来标注。
教育子女的过程其实也是做好自己的过程,做好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做好,而生活是有智慧的 也是需要智慧的。
1)生活本身给予我们的教诲
我们是相信生活本质上是美好的,还是相信生活中处处与我们为敌?这取决于我们成长的历程,不过,很少有人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生活的本质是有智慧的。
生活是要去体验的,不是用来战斗和逃避的,只有我们勇于面对现实,接纳现实,臣服于现实,不要去评判、质问、否定、逃避,我们平静的去接受这一切,去感受、体验这些,我们相信,自己身上更高层的智慧会在必要的条件下帮助自己。我们也会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凭空来的,孩子就像我们的缩影,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孩子就会学着如何对待他们的生活。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也会学着做好他们自己。
2)我们有可能信任生活吗?
如果我们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本自具足,不求助于外界,不依靠他人,指望自己,相信真实自我的力量,那么我们就会接纳自己,接纳孩子。
而我坚定的信任生活,我相信经历都是中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重点是,我们如何去解读它,而我坚定的相信生活的一切好的经历、坏的经历都是为了来历练我的,为了来教会我一些什么的,而我也具有智慧去接受去应对,我相信生活的力量,相信生命的力量。
3)孩子无需赢取我们的信任
因为很少有人对生活的智慧抱有信任,于是很容易将自己的不信任投射到孩子身上。人们普遍认为信任是需要去赢取的。而我相信,孩子不仅不需要赢得我们的信任,更需要明白的是,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从根本上就是值得信赖的。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必须有所成就有一定的作为才能获得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评判,这是一种家长对权力的渴望,反映了家长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惧以及偏见。
要彻底的信任孩子,父母也需要对生活抱有基本的尊敬和信任。如果我们从心底认为生活是有智慧的,那么它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也都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眼里的孩子也是一样美好的。
就如最近,我开始让轩轩早上自己管自己了,而我只负责定好两个闹钟,第一个闹钟响了以后,他要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餐,第二个闹钟响了,他就要自己背好书包,然后叫我送他去学校上学。曾经的早晨我很痛苦,轩轩几乎每天都是踩点到幼儿园,而且早上轩轩哭闹,我也在吵吵闹闹发脾气中,总之,一早上都不愉快,我喊轩轩起床,他不起来,睡懒觉,我就得给他抓紧穿衣服裤子,然后给他挤好牙膏叫他刷牙,得反复喊很多遍,还经常不动,慢慢吞吞,一点不急,我又拧了毛巾给他洗脸,叫他吃早餐,一直喊着“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不然杨老师要批评了”这样经历了一段时间,很痛苦,一早上我的耐心耗完以后就会发脾气吼他,然后匆忙开车出门,路上赶时间,但凡路上堵车那心里就更着急了,一路心慌,一直祈祷不要迟到,因为要迟到了,送到学校门口,一看只有一两分钟了,又催着轩轩快点进教室……他不乐意我也烦躁。
后面,我改变策略了,我跟轩轩说,上学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迟到了也是他自己的事情,迟到了他被杨老师批评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我能帮他做的就是定好起床的闹钟,出门的闹钟,闹钟一响,如果不按时起床,那就会迟到,第二个闹钟一响,如果不出门,也会迟到,如果赖床起床慢了没时间吃早餐,那饿肚子也是他自己饿着。你自己闹钟响了就起床,穿好衣服,刷完牙洗完脸吃完早餐,背好书包,等你需要我送你的时候你喊我,我就会出门送你。他答应了,而且重点是,自此以后,他就真如此做到了,以前每次踩点,现在每天早上都提前半小时到幼儿园,重点是,一早上轩轩和我都是心情好好的,吃早餐时间也是从容的。
现在,我完全相信轩轩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满了5岁的小朋友了,这些都是他能做到的,如果他需要我的帮忙,他可以跟我说,我也会帮忙的。
现在轩轩还会想要获得我对他的肯定,说“妈妈,今天闹钟一响我就自己起床了”,“妈妈,我们走吧”
生活中需要智慧,落实到真正的生活中,很具体,很细节,但只要我们自己活在真实中,不焦虑不焦躁,接受本来的样子,再加上一些智慧的方法,当你思想一变,你的行为马上就变了,而且是非常开心的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