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100多分钟,平淡如水,没有任何刻意的波澜,最后留下的印象是影片里的人走走,停停,就像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不知道生活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只是不停的往前走。
小时候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一间又一间的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的求学是那么理所应当,每天都有人告诉我们要学什么知识,看什么课本,做什么功课,就这样晃晃悠悠到22,大学毕业之后的唯一目标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
当最后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当工作三五年之后,恍惚间发觉人生的目标只剩下结婚生子,然后就是一眼到头的死亡。时间突然走的好快,一年又一年,城市在飞速地变化,父母在加速的老去,只有自己还是和以前一样,一事无成。
越来越发觉社会原来是原子状态,人和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不管是家人,朋友。物理距离会一点点地撕扯心理距离。人终归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茧里打转,只是会时不时出来透个气,那里才是自己的家。
小时候总是盼着快快长大,永远都在期待明天,急切的想知道长大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做着什么样的事情,爱着什么样的姑娘。当这一天悄然而至,它好像跟我憧憬的不太一样,但是也是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呀,能埋怨些什么呢?如果小时候没有理想,长大后会不会就不会伤心?但是,小孩子就是要做梦呀!只是长大后,梦醒了,就该好好走路了。
可是我还是不喜欢这么清醒地活着,每一步都要精心算计,生怕走错一厘米,好像踏错一步就万劫不复,谨慎又恐惧地像高空走钢丝。我也知道自己还没有资格说我已经很努力地活着了,还是得给自己留个缓冲区,等到哪一天意识到自己退无可退的时候,就是奋不顾身的拼命的时候了。
时间一直在走,不快也不慢,自己也该跟着一天天改变,不急也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