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在路上”的故事:人间何处不相逢:我在骑行路上遇到一位高僧,故事有点长,但很有趣,相信你看完,也会有很多想法。
这篇是我的读后感。
1. 好好做事就是修行
僧人一路以拜山之名,做行善修心之事。行善修心做些什么事呢?琐碎又平常:骑车、磕头、准备吃的、找睡觉的地方、埋藏路边的动物死尸、清洁路上碰到的碎玻璃渣......
大部份时间无非在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碰到障碍就处理一下,碰到有困难的人就帮助一下,累了就休息一下。
做好眼前事、照顾好身边人就是最好的修行。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在平凡中体会真境界。甚至目的地都不再重要。
2. 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能拿起才能做,能放下才能继续做,没有拿哪来的放。说干就干是拿,干完不留恋是放。
是谓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在故事的最后,作者和僧人之间闹了点小矛盾,在拿起和放下之间踯躅,最后他自己想明白有些事“想清楚其实就已经做完了”。
3. 吃饱睡好才能修行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说,在对待欲望这回事上,要做到知足少欲,身体的基本需求满足就行了,不追求声色犬马。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就是现代人纸醉金迷的写照啊。
但走另一个极端——苦行,也是违反人性的修行方式,是佛家不提倡的。释迦摩尼在放弃苦行戒律、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后悟道,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在故事里看到,僧人到点就吃饭,困了还睡个午觉。但是吃得简单,睡觉基本就在寺庙打地铺或者桥洞,偶尔住店洗个澡换身衣服。
4. 与人合作要说清自己的需求
僧人和作者陌路相逢,短时间内结合成同路中人,两人同行同吃同睡,建立了非正式合作关系。
僧人对合作者还是有要求的,但他跟作者的关系是“熟悉又陌生”,有要求又不好意思直接提。所以当作者没学成三轮车、没主动留下看车时,僧人心有不满。这也直接导致了作者最后跟僧人的分手。
所以要合作,还是要一开始就表达清楚需求啊。
不同的行事方式可能跟个人习气有关,这或许是僧人想要修行的,也或许他不知道且也不以为意。
5. 慢慢来,不要急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句是道德经里的。
故事里说,作者从僧人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当作者着急做事时,僧人总是在后面说:慢慢来,不要急。
一盘混浊的水越晃只能越混,要让它澄清下来,只能先让水先归于平静,泥沙才能沉入水底,才可以达到清水的目的,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是生命本来的样子;而一方面,万物的生长是有赖于运动的,水不动会发臭,户枢不用会被虫蛀,所以万物虽以虚静为本,但却要以动为生。
不要急慢慢来告诉我们的或许就是老子说的这个道理。
6. 做善事就是积福报
僧人为什么叫作者做事时心安理得:一、先供吃供喝(让利);二、做的是善事(埋动物死尸、扫玻璃、帮助他人),在僧人心里,对碰到的人(包括供养的人和作者)给予积福报的机会,其实也是在做善事——影响能影响的人做善事。
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他人合作不也是这个道理么:让利;明白做事的目标与动机(为善),并身体力行影响他人。
7. 行善不是人傻
有一句俗话叫“人善被人欺”,这是把善人和弱人蠢人划上等号了,人善不会被欺,只有弱小或犯蠢之人才会被欺负。
僧人很清楚世俗规则,是个明白人。
在饭店与老板娘算帐那一段,他知道交易归交易——如果不算清,就是乱花钱,而且会影响做事(一路到五台山,可都还要花钱呢)。
不傻的另一个表现是,他会利用手机(定位、沟通、付钱),还会拉微信群(大家一起帮助他一起行善,利用互联网工具身体利行影响别人),知道善巧方便。
相比起他那位不用手机,一下山就失联的师兄来,可聪明不少。
8. 习气最难修
修行是为了去烦恼、去贪嗔痴,明显的问题修行之人不会犯,最大的障碍恐怕是每个人自身的习气。
一个人的习气通常无伤大雅,但它是一种对自己或他人可能会带来不利后果(通常是烦恼)的行事方式。对普通人来说,它是这个人鲜明性格特征的一部份,但对修行人来就,是自己想要去除或是要接受的。
这个习气很多时候自己觉察不到,或者可以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但不知道问题在哪。
僧人和作者一路的相处,两个人在相处中就跟两面镜子一样,互相照出了各自的习气。
在作者眼里,僧人的习气是:做饭时大量用水、刷碗锅时却又吝啬用水,有明确的需求不说清楚、唠叨。
而在作者自己或僧人的眼里,作者的习气是:有些贪睡、做事不够踏实(没学会开三轮、挖坑也不会挖、不主动看三轮)、做事太着急。
这些普通人的性格特征,在旁人看来可能显得有血有肉、还有些可爱可亲。但对有心修行的人来说,是想要去除或真正接受的。
关于作者
阿蓝,一个女儿的宝爸。公众号【一步成长】分享:写作 / 亲子关系 / 能力提升 / 生活中的修行。欢迎关注和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