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葛亮的文章,读到葛亮这篇《无岸之河》时,脑海中跳跃出刘亮程的的文字——
“一场一场的风经过了大地,其实只有个别的人记住了他。文学正是在挽救这样一场遗忘。”
“当所有的人在沿着时间的线性方向,朝着一个叫未来的地方奔赴的时候,总有几个人调转头去,朝着人类的后方,朝着那场风吹去的相反方向独自前往,去在人类走过的脚印窝里,找寻他们走对的路和走错的路……作家会带着自己的太阳回到过往,带着自己的风声去把那块寂灭大地上的万物吹醒。”
我曾经被刘亮程这段关于创作的文字深切地打动过,乃至于热泪盈眶,虽然我并不能辨析这种强烈的感动来自何处。
说回这篇《无岸之河》。
葛亮的表述很高级,遣词措意文雅细腻却不显雕琢、轻松幽默又充满美感、敏锐而不失生动,多叙事,少抒情,过去名校教授在我眼中只是博学、高冷的泛化形象,但这篇文章却读者走进主人公的世界,仿佛很是漫不经心截取了日常生活的边边角角,却让人代入主人公的视角,看他的世界,体会他的悲喜,感知他的失意,思考他的人生……
01 讲了何事
这篇小说按照时间顺序,看似随意地截取名校副教授李重庆的六段生活场景,借李重庆的视角和心理活动,以他的回顾和感受,写出他在坚守与妥协中的思考,对诱惑与无常中的挣扎,但更发人深思的部分,是大环境的时移世变,个体的改柯易节,退休老人的遗憾,黄口小儿的不平,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作者先简明扼要地给出主人公的身份介绍——李重庆,年近不惑,在大学里工作。第一个场景,是他穿过整个大学校区,去医学院的专家病房里探望导师。一句话,交代李重庆的职业。
导师中风、生病,已住院五年。
作者采用顺序和插叙的方式,用略显调侃的语气,同时写了两个方面。
一写导师”国宝”级的地位。因此被学校强行安排住院。
二写李重庆与导师、师母的亲情互动。虽然当初被收为关门弟子是学校领导做工作的结果,但他因导师职场一路绿灯,为人为学也受益良多。
第二个场景,是李重庆在茶馆与老板娘余果的互动。依旧是两种叙述方式,当下的情形描述是他和余果的相视一笑,回忆的,则是第一次来时的印象。
第三个场景的主角,看似是李重庆的儿子,小朋友在幼儿园见义勇为,把一个厅长孙子打出血了,但引出岳父岳母的后悔,后悔退位让贤得太早,当初没把官做得大点。
第四个场景是一家三口的互动,老婆叶添添看到李重庆炖的佛跳墙,说他像老妈子,看到儿子看卡通片,喊他学英语,对李重庆的求欢拒绝得十分坚决。
第五个场景,又是李重庆和余果的互动。这一回,他们的交谈变多了,开着形而上的玩笑,心领神会地有问有答,李重庆感到心灵上的波动。
第六个场景到来之前,是一段闪进,时间自冬到春,跨了年。导师在春分日,离开人世。
第六个场景依旧在茶社。即将人去楼空的店面里,即将去留学的余果坦承自己是处女,并主动投怀送抱,希望李重庆帮她完成一个成人仪式,李重庆抵抗了诱惑,抽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