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和我一样,会时常怀念起那个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提笔就写,思如泉涌,一气呵成的自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写文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以前一小时能写出两千多字的文章,如今却只能挤出来一千多字,且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一个故事或者观点写着写着,短暂沉思过后,突然间就会像失了忆一样,忘了开头和结尾,只留下一个迷迷糊糊的经历;
好不容易写完了一篇文,回过头一看却发现很多地方都没有突出重点,感觉像是在自嗨,于是闷闷不乐地全文删除,想要重新再写;
一个人走在路上,或是淋浴的时候,大脑好像冒出了很多想法,似乎已写成一篇能让人拍手叫好的文章,于是赶紧走回家,穿好衣服,却在提起笔,或是双手放在键盘的那一刻,先前的思绪仿佛只是个玩笑,能想到的仅是只言片语……
静下心来回顾这些情况后,我总结出和写不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的三个点。
第一,预想太高,顾虑太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们渐渐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人事物。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把观点“完美”地陈述出来。
潜意识不断告诉自己,完美的表达是让自己过得快速提升的关键,无论是否为对方所认同,这样的一次经历总能让自己受益匪浅。于是开始练习如何完美地对话,完美地写作。
可在实际生活中,80%的付出,通常只有20%的回报。
当我们一直想着去向世人呈现自己的完美作品,其结果却不尽人意时,最直接的代价就是让积极性受到打击。举一个例子,
当你花了几个小时写成一篇文章,预想发布后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一周过去后,阅读量却只是个位数,而另一篇看似写个十几分钟就能发布的文章,评论区里却是热火朝天,此时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第二,勤于思考,懒于动笔
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我看完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时,一时间萌生出很多的想法。有的是偏文艺的感触,有的是对书中剧中事件的解读,有的是对某个观点的思考的……
一度以为这些个所思所感,能在往后的写作中为己所用,却总是在吃个饭聊个天,或者出趟门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回想起剧情仍会有所思,却总觉得不如先前的版本。
前段时间和一个经常写出爆款文章的朋友到这个问题,被她调侃亏了一个亿。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写文章也是如此。倘若没能在第一时间记录下自己的感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的热情会渐渐消退,激动的心情会渐渐安定,原本的万千思绪最后只留下三个字——
我看过。
第三,苦求方法,忘了本质
知识付费和带货文章的兴起,重新点燃了许多人心里想要考写作来获得一笔可观收入的热情。
为此,我曾看了三本和写文案相关的书籍,跟着书中的方法一遍一遍地练习,当我一篇写了两个小时的二千字文章,通过约稿平台成功找到内容相匹配的公众号,也顺利投稿发表拿到100元稿费后,心情却没预想中的那般兴奋。
反而是渐渐地,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写文的本质是什么呢?
有人说,没有面包的梦想就是在耍流氓,身为文字工作者,不靠文字来赚钱,难道靠乞讨?
也有人说,写文就是一面镜子,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文章。
对此我一直找不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直到我看了季羡林先生的《过好这一生》才恍然大悟。
这本记载着季老随笔的合集,文字平易近人,以他独特的方式告诉年轻一代的读者,我们要如何过好这一生。
我很喜欢书中这么一句话: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老在书中讲到,这老老实实的、朴朴素素的四句陶诗是他的座右铭,几乎用不着任何解释。对于座右铭的实行,他认为无非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这让我想到第一次写文时,相较于被老师拿到班级里表扬,那时最让我深感愉悦的,是自己的观点能被人认同。写文之前,也没想过能被表扬,只是想把文章写好。在此之后,也不想以被表扬为目的而写作,只想写出更好的文章。
我认为,写文的本质就是表达观点。无论写文的目的是什么,都不应该脱离这个核心。
不应该是我为了快点赚到钱于是寻求方法写作,而应该是寻求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再考虑赚钱。二者截然不同的出发点,由此引发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是功是过,那就像三国时期那个枭雄一般,凛然地说一句“留与后人说”。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的,写不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的三个点。若有幸能帮到你,请给我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