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浅记249]作者:杨倩文
《慈母情深》这一课我也教了,梁晓声的文章、书籍,我读得也少,但今天看了一篇随笔,是一位老师读梁晓声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三本书有感而写的读书笔记,在笔记中,我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梁晓声的父母都是文盲。父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代建筑工人,长年在很远的地方赚点钱养家。所赚的钱,是极少的。所以,父亲是反对他们几个孩子看“闲书”的。只要看着他们捧着一本什么小说看,他就生气。也就是说,这是父亲无法忍受的“坏毛病”。母亲,就不一样。父亲常因为母亲给孩子钱买“闲书”而对母亲大发其火。原因其实就是父亲一个人挣钱养家糊口,真的太难了,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梁晓声认为他的父亲是崇尚力气的文盲,母亲却是崇尚文化的文盲。所以,父亲只希望孩子将来都能靠力气吃饱,母亲希望孩子将来都能成为靠文化自立于社会的人。认识的差异,教育的方式自然就不一样,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严厉的训斥和惩罚,母亲的教育方式堪称真正的教育,她注重人格、品德、礼貌和学习方面。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在很远的大西北,所以他们从小接受的是母亲的教育。
梁晓声的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听过一些旧戏,并乐于讲这些书中、戏中的人物和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她的母亲记忆强,什么戏剧什么故事,听过一遍,就能详细记住。有些戏中的台词唱段,几乎能只字不差地复述。她的母亲也善于讲故事,讲时还带有很浓的个人感情色彩。讲悲剧的故事,常常落泪,当然梁晓声及兄弟妹也随之落泪。
家有真正崇尚文化,能给孩子讲故事,大量讲故事,并时常给孩子买书的母亲,是不多的。所以,这位母亲是伟大的。
《慈母情深》是一篇长课文,这篇课文,有一物叫“水果罐头”,现在看,梁晓声为什么要买这个水果罐头?是什么力量改变他买书的计划?母亲吃这个水果罐头,数落了他,内心里会怎么说自己的儿子?她会边吃边数落内心又非常高兴吗?接下又给儿子的1.5元买书,这1.5元的情感与原来的1.5元一样吗?……把这一个个问题推到孩子面前,思索,争辩,其结果又是怎样呢?我在之前的教学中没有很好的抓住这一点。
讲《慈母情深》,得让学生看到这篇课文中所有的人物,谁最有文化。
文章中的人物有,七八十个女人,老头,一个女人,母亲等。这些人物,崇尚文化的只有这位梁晓声的母亲。所以,七八十个女人、老头的孩子与梁晓声肯定不一样。家有一个文化人,其子其女真是福也。
课文中还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这里四个“立刻”连用,写出快节奏的工作,这是叠加,是快速、加倍的工作,为了儿女的生活、读书,不伸懒腰,不喘气,不休息,拼着老命工作。母亲塞给“我”的是钱,更是浓浓的希望和浓浓的情。
母亲不仅供吃供喝、供上学、供读书;自己再苦再艰难,也要“抠”出钱来给孩子读书,无条件地支持孩子读书!此时,再回到课题上:母亲爱得深沉,爱得深远,这是着眼孩子长远发展的爱!
再看今天,条件那么好,大家尽可以多多买书,让孩子多多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