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少发朋友圈,一来太趋于形式主义,二来总有路人来扫兴。
一
朋友最近蜜月休了一个月的婚假。期间特别奇怪,明明出去游玩,却一张照片没有传到朋友圈,相反微博上更新的很勤快。
当晚,在群里聊天,随口便问了一句,这么开心的旅程,怎么都没有见你传照片到朋友圈?朋友淡淡的回复:哪里是不想传到朋友圈,无奈加的领导同事太多,每次想把幸福一刻放到朋友圈,就会想起从前的遭遇。别人都在上班,你出去旅程,他们心理怎会舒畅,朋友圈下面更是一片讽刺留言“羡慕呀,我们就苦命干你的活”‘潇洒呀,出去玩就是精神不一样,比我们气色好多了’....
人就是这样,我们即便每日朝夕相处,还是会有时没时显露内心漏洞。
就算不发朋友圈,别人的生活还在继续。而你,还在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不过你没看见别人的开心瞬间,自我蒙蔽,至少心理平衡些。
却也,仅此而已。
二
前几日,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条单位新鲜事,有一位从来不给我留言的同学,在下面留言评判我同事的形象,言语中充满了挑衅,我看着可笑,却也表示理解,也未给予任何回复。
这位同学自我开始使用微信,她添加我至今,就和我说过两次话,一次就是这个挑衅的评论,还有一次是要我帮忙。虽不是个大忙,她开门见山且毫无礼数的给我发了几句话,言语中有几分安排我的意味,出于同学情,我还是托人问了此事,给予回复后,连一句谢谢都未回复,再无下文和任何联系。后与同学聚会吃饭时,聊到此事,发现并非对我一人如此,也听了几句关于她八卦,大致是她遇人不淑,而且多年工作不如意。
至此,我心中明白,这个人以后任何的消息也好,回复也好,我都不会再给予回应,当然,出于我的礼数,我也不会拉黑她。
人生总有坎坷,不在这里就在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苦,只是选择不说而已,更不会因此去充当垃圾人,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毕竟,谁都不欠着谁。
就我自己而言,工作生活的低谷期不算短,时间一长别人对你的信心也会减弱,甚至自己也会产生质疑,但是不管你现在处境多么艰难,相信自己而后改变自己总是第一步,你过得不好,从来不怪任何人。那段时间我选择读书,长大了就会发现很多从前不懂得道理,突然就懂了。
村上春树有一句话:你要不动声色的做一个大人。
与你,共勉。
三
有这样一类人,喜欢躲在暗处,窥探他人生活。他们会定时定期翻看你的朋友圈,看你最近的近况,若是如他所愿,有糟心之事,他内心满足愉快;若有好事发生,他心中酸楚不爽,定是要拿针刺你几下。
12月是个充满幸福快乐且收获满满的月份,圣诞过后紧接着就是元旦。年尾,聚会增多,慰劳辛苦了一年的自己,也为庆祝新一年的开始。
某日聚会,W小姐端着酒杯一个人对着窗外的雪景,神情凝聚若有所思,刚刚还在举杯同祝,此刻却游离在外,走过去关心问候了一下,才知,因为聚会开心,上传了几张刚才聚会的照片。空闲之时翻看手机,收到很多评论,其中有一条来自一位从未联系过的男同学,上学之时未说过几句话,W小姐甚至连他长相都不记得,只因为是同学,他添加好友,W小姐就通过而已的交情,此人留言:每次看别人都点赞太没意思了,觉得你好做作,朋友圈发的好像你过得多幸福一样。
我一时沉默,不知该如何安慰W小姐。遇到这类反社会型人格的人,除了无言只能是无奈,他们总想证明自己在别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想起我的一位老师,那个时候我们还都在QQ空间记录,老师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至今仍是。偶然我因为心中郁结,找老师谈心,说道:老师的空间总是充满幸福开心的事情,真是羡慕老师。老师回复到:我只是选择记录开心的事情而已。那样生活会比较轻松。
这个对话到现在,已经影响了我整整十年。自己在此后不管过得多辛苦,都会尽量选择记录让自己开心难忘的事情。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如此,生活本就存在太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的事情,我们又何苦还要自寻烦恼。
这件事最终在W小姐的反击中结束,W小姐是个爱憎分明又伶牙俐齿之人,故以其人之道,回复其人。对方哪里是她的对手,几句之后便败北,再未出现。
有人说朋友圈的出现,算是人类史上一个壮举,对人类的生活方式都产生很大影响。
不知道该夸赞还是该批评,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太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也许就是距离太近,也在无形中拉大了人的虚荣心。
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微信,添加的好友也从亲近的人扩大到各类人员,太多的路人甲乙丙在我们的朋友圈中,不管是熟悉不熟悉或是只有一面之缘,也或者素未谋面。
退一万步,微信是联系工具,朋友圈还是私人领域,朋友圈顾名思义就是给朋友看的,既然有缘认识,对方也并未屏蔽你,可以不关注,可以不回复,但请你在朋友圈中保持最基本的礼仪。
生活,怎么说最终受益者都是自己,创造者亦是自己。过度关注别人而丢失了自己的生活,你还会只在原地,忽有一日,你发现你每天评论批评的人,早已努力到你用跑都追赶不上的距离,悔之无用。
朋友圈呀,希望你恢复平静,只是作为生活记录者继续存在,分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