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何为高尚(what is noble)
2016年8月21日
本章是尼采对于本书的总结,重申了其对当时欧洲价值观的否定。他否认了道德的实在性,认为道德并非真理,不是“自在”之物而只是“意见”。
1.“人”的提高、等级秩序与贵族社会
尼采认为“人”这个社会的提升完全是贵族社会的作品,这种社会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并且有明确的等级顺序和价值距离。这种等级与差别恰恰是“隐秘的激昂”的来源,正是这种期望灵魂内部不断有新的间距扩张的“激昂”,才能促使一部人达到“高超而稀有”的状态,才能有“人类自身的克服”,从而达到人这个类型的提高。
这个社会的高等文化的开端建立在拥有意志力和权力欲的“原始人类”征服了更虚弱、更有礼教、更和平的种族或者文化已然衰落的民族之上。这种“原始人类”才是更完整的人。
2.法国大革命与何为优秀贵族的品质
尼采认为法国大革命的贵族丢弃了他们的特权、带着精巧的恶心,成为了自己过度道德感的牺牲品。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腐蚀”,意味着内部正濒临无政府状态,生命的基本情绪构造正在坍塌。
优秀的贵族应当是将自己视为头衔的意义和最高的正当性守卫者,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无数人的牺牲(因为只有这些人的贬抑和降黜才能为贵族提供奴隶和工具),最终的目的是向更高级的存在攀登。
3.生命是一种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对陌生者和弱者的占有、伤害、制服,是压迫、强硬和胁迫的特有形式。但是目前社会的“美德”——相互间禁止伤害与暴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被推广开并作为社会的基本原则,那么生命的意志就会被否定,这些原则就沦为了衰败和灭绝的原则。
4.道德的类型: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尼采认为道德分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两种道德经常混乱和相互误解,甚至可以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
(1)在主人道德中,好与坏的对立是“高尚”与“卑鄙”,而非“善”与“恶”。在主人道德的贵族眼里,以撒谎为首的,一切具有怯懦、担惊受怕、小气、盘剥微利、任劳任虐、自我贬黜特征的人都应当受到蔑视。
高尚道德的典型标示有:
a)有能力且有义务去长存赶集和永志复仇(只限于同类);
b)精细不苟地以直相报;
c)对友谊把握细致入微;
d)拥有一定敌人;
统治者的道德认为,人类只对自己的同类有义务,对更低造物的级别以及一切陌生者,都可以自由裁量。
(2)奴隶道德
在这里一切同情、亲切地乐于助人、温暖、耐心、勤勉、恭谦、友善获得了尊敬,因为这里有用的品质是承受压力的唯一手段。奴隶道德本质上是有用性的道德。产生“善”“恶”的病灶就在于权力和危险。在奴隶思维的方式里,善人必须是没有危险、脾气好而且还有点蠢的人。
对自由的期盼、对幸福的本能、自由感觉的精细区分属于奴隶道德,而敬畏和为艺术献身则是贵族的思维。
5.贵族道德是严峻的
危险是道德之母,只有在危险中,人类才会必须使自己出人头地,不然就会面临灭绝,这个种族因而变得坚固而强健。他们将这种特性命名为美德。这种美德是强硬而严峻的,这些严厉、善战、团结和木讷的人类品种通过这种方式超越于时代变迁而存在下来。然而在一个太平时代里,紧张消失之后,这个时代的人就会受到过度的保护和照料,于是就以极快的速度偏离了原本的类型,产生了畸形。此时个体的处境就只有被迫为自己立法、被迫使出那些特有的保存、提高并解救自己的方法。
6.父母、子女与教育的隐瞒作用
尼采认为一个人的身上完全不可能不存在父母的印记,这种印记包括品质和洗好。如果对父母有所认识,那么对于子女也可以有相似的推论。如果父母具有典型的群氓特征(包括悖逆的不节制、隐匿的嫉妒或者粗苯的辩解),那么子女也一定会遗传到这些特征。即便借助教育也无法彻底扭转,而只能达到“隐瞒的作用”。
7.利己主义是高贵的
尼采认为利己主义才是高贵灵魂的本质,这些利己主义者坚定地相信其他造物必须臣服于自己类型的造物,并且完全坦然接受其他造物的牺牲,并将这种牺牲与秩序视为“争议本身”。这些利己主义者在与同等造物交往时十分精细且自律,交换着对彼此的尊敬。
“他(利己主义者)根本不喜欢朝“上”望,而是要么想自己的前平方平展舒缓地,要么向下望:——他知道自己在高出。”
8.晚期文明的自身渺小化倾向
尼采以中国口语中的“小心”为例支出,晚期文明的基本倾向就是自身渺小化。
9.何为平庸
尼采首先指出前提:人们在各种相似的条件下长期共同生活过之后,便会产生一种“自身理解”的东西。一众民族在所有的灵魂中都有数目相同的经常反复出现的体验占据上风,压倒比较少的体验。所以最终从根本上说,对于仅是平均和共通的体验的体验,必然成为迄今支配人类一切暴力中的最强暴力。
10.苦难的人生价值
每一个罹受过深重苦难的灵魂都是及其聪明和智慧的,因为他确知自己因为苦难而知道更多,确知自己因为苦难而熟悉更多遥远而恐怖的世界。这些经历苦难者必须秉持着一种高傲,确信自己就是经遴选而得认识者,自己必须穷尽一切伪装的形式,以保护自己躲开同情的人。高尚的人不会想要把自己的义务降为每个人的义务,也不会让渡和分摊自己的职责。
11.对“纯净”的感受
区分两个人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对“纯净程度”的不同感受和度量,一切老实和互利,一切礼尚往来的善良意愿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最终彼此都会厌恶彼此。
若谁不愿意看见一个人的高度,他就会愈加苛责地注视这个人身上那些低下、表层的东西——并由此将自己暴露出来。
12.灵魂的危险度
较高尚的灵魂比更低等和更粗糙的灵魂更危险,因为他们生命的条件多样性,遭遇不幸和毁灭的概率会更高。
13.道德的自我伪造
良心是人自己发明的,他以此享受自己灵魂的简单。整个道德都是一次决心已下的漫长伪造,根本上借助这种伪造人类才能享受灵魂呈现的景象。
14.欧洲的病态
尼采认为当下的欧洲存在着病态的对疼痛的易感和敏感,同时又有一种在控诉方面的不节制,一种想借助哲学和宗教杂碎得到装点拔高的柔化和形式上的苦难祭礼。尼采指出人类必须彻底地抛弃这种坏趣味,将“乐旨”(即快乐的科学)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