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尊重、宽容、理解学生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行为、一种品格、一种对学生的平等对待和对学生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班主任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必要的宽容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犯错误,应怎样避免再犯错误。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以自身的博大胸怀去激励学生,使学生走向自律,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每个学生都付以真诚的情感和尊重,使每个人都有获得爱的平等权利。
同时教师还要有平常心,理解学生成长的曲折性,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苦性,长期性,反复性;要有耐心,理解班级管理的复杂性、渐进性;要有信心,要有一种深信群体力量的气度;要有热心,对学生时刻寄托某种希望或期待。班主任既要关注各类问题学生,也要关注广泛层面上的“中等表现”学生,用爱去唤起学生强大的主体力量。了解他们出现问题时的背景、犯错误时的心态,倾听他们对犯错误后的解释,尊重他们的意见,很好的倾听他们的心声,郑重的考虑他们的意见,诚恳的互相交换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肯倾吐自己的真意,把赤心拿出来,而便于互相了解,也便于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这条路真心不好走,但我会努力,努力与我的学生们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