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昨天妻子晚上生病了,自己就给妻子做按摩。首先自己对于照顾别人是没有耐心的,对于任何人都是,所以,在开始照顾了几分钟之后,自己的“不耐”就又产生了,但是,我想这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照顾妻子是应该去尽的义务,于是自己开始调整状态,耐心就慢慢恢复。我想对于耐心和不耐都是一个自己选择的事情,有的人常说我对于某某事情是没有耐心的,这句话千万不要相信,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选择对于这件事没有耐心,至于原因,就是我想要分析的重点。
02 思维模型
03 分析结论
1:自己对于某件事有耐心的同时,他人也对这件事有耐心。首先需要分清楚这类事情本身属于什么事情,例如工作、爱好、兴趣,每个人对于这些事必须有耐心,因为工作上的耐心直接和利益挂钩,且如果没有耐心,则意味着自己的利益受损;对于兴趣和爱好,这本身是令人快乐和舒服的事情,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让人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所以这类事情也很少有不耐产生。基于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和利益挂钩,且自己愿意主动去做并让自己获得愉悦和成就的事情大家对此都是有耐心的,由此可知耐心不是一个随机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个选择。
2:自己和他人都没有耐心的事情。被迫去做的事情、和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是人人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除非这种强迫力特别强大,否则,每个人都会产生不耐甚至是躲避。由此可知,对于不耐的事情,人们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趋利避害”。
04 思考感悟
在此没有去做自己有耐心他人没有耐心,他人有耐心自己没有耐心的分析,因为结合1、2项分析即可得出相应的答案。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耐心和不耐就是主动的去做某事和被动的去做某事的一个选择,对于可以主动选择去做的事情,耐心自然会产生,对于被动发生的且属于自己价值观范畴中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耐也会产生。如何将不耐变为耐心呢,就是将被动变为主动,让自己主动去做这件事,并将这件事和利益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