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100天精时力训练营(2020年版)
今日主题:9-6 本周复盘&答疑
学习日期:2020年11月21日
1、[进步]我今天在课程中的收获:
【我学】崔律提醒我们温故而知新。回顾自己写下来日志,能帮助我们学地更好,实践地更多。
【我行】今天开始,到下周六截止,先回顾7.1~9.6课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记录和学习日志。
任务分解:共有18课,每次回顾3课,分6次完成。每次回顾预估30~45分钟,可以在原始日志上增加新的实践、思考和新的行动计划。
2、[复盘收获]复盘我在本周的成长与收获。
2.1 精时力方面的收获:
(1)神奇三小宝:水、氧气和阳光。①水:补充水分能提高身体19%的力量和效能,缺水2%就能影响注意力、记忆、体能等各方面的表现。
所以,不管从健康还是精时力角度,都要经常补充水分。为了睡眠过程中不缺水,睡前也要喝水,但不要喝太多,可以自行摸索睡中不上厕所的饮水量。②氧气:氧气是身体和大脑的食物。尽可能通过瑜伽、太极等活动练习腹式呼吸,呼吸深度更深,能增加肺活量,吸入更多的氧气,进而改善心肺功能。③阳光:如果想晚上睡得好,白天要多晒阳光,让身体感受到日出、日落的节奏。早晨、上午晒阳光最好,阳光中的蓝光能唤醒身体。其他时候也可以晒阳光,比如外出午餐或者餐后散步。如果能在大自然中散步,能促进注意力的恢复,效果更佳。
本周刻意实践:①以前晚饭后基本上只喝一杯水,学了这节课后,喝两杯水。②本周周二、周三午睡后走路上班,周四午饭后和朋友走路近30分钟,多晒了会儿阳光。
(2)中午午休时间的利用:午餐、午睡。①午餐:午餐能提供精力。从精时力角度看,最好错峰午餐,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为了提升关系力,最好不要独自用餐,特殊原因除外。从晒阳光的角度看,外出就餐比在办公室吃外卖更好,如果吃外卖,可以在吃完午餐后去附近的公园、绿地散步,晒阳光+提升专注力。②午睡: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疲劳程度和作息习惯后,确定午睡的时间段。午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本周刻意实践:①周四和朋友聚餐,出门前小睡10分钟,补充精力。另外因为是工作日,而且我们约的是11:30聚餐,属于错峰午餐,避开了大家的用餐高峰期。吃完饭,我们一边聊天,一边走路,路边都是绿树,接触了大自然,提升了关系力。②周五参加部门团建,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在大巴车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午餐和大家在农家乐用餐,补充精力;下午参加了两个拓展活动,其中一个是旱地冰壶体验,分成四个小队进行比赛,我们队长会在比赛结束后和我们击掌,我很喜欢这样的行为,感觉更有团队荣誉感了;回到单位后,和另一位同事顺道走了一段,听对方聊了健身私教课的事情,感觉学到了很多。通过这次团建,更加意识到社交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3)下午忙碌起来吧:①将下午时间分段(划分依据:工作性质、个人状态、工作时长等),观察不同时间段的精力值高低。②发现规律后按规律安排任务,比如小睡后出现精力高峰期,可安排常规型任务(黄色);会议和联络沟通型任务(电话、跨部门沟通、处理微信等)安排在下午;开完会安排事务型任务(绿色)。
(4)下班前最后一小时: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精力值情况安排这一小时。如果精力值真的很低,我可以安排一些事务型任务,比如整理报销、文件归档、复印打印、跟进进程、同事沟通等。若精力值尚可,我可以把这一小时变成高效时间,用这一小时来冲刺。
背景说明:因为居家办公学习,睡前准备前是下班前最后一小时。大多因为想睡5个周期而没有安排很多事情,有些时间就低效度过了。
本周刻意实践:确定要推迟一个周期睡觉的某个晚上,临时决定打印和整理梦想照片。这个活动原本我是放在周三和周日的上午的,现在我认为这个活动属于事务型任务,放在上午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放在睡前准备开始前的时段。
(5)高效工作小锦囊:①做事要一鼓作气,避免反反复复,避免做事做一半,转做其他事(例:新任务)。②大部分情况下音乐能改善心情,缓解枯燥。但是一定不能让音乐影响我的专注力。③发现一天、一周的专注的例外,然后调整它。
本周刻意实践:昨天写日志时没觉得自己一周有啥专注的例外,但是昨天单位团建回到家后,的确能感觉到自己精力值不高,晚上时间利用得也不太好。我在想如果晚上本来安排了硬日程,比如团建、共读,我是完全能做到专注的,但是因为我溺爱自己,心疼自己,就没有安排这些事情。就像崔律给银桑说的:你可以做的更好,只是你太溺爱自己了。我想要做的更好,更快地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我要真正爱自己,我要充分利用我的时间和精力。
2.2 其他方面的收获:
2.2.1 关系力
(1)宽容就是克己。宽容别人就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
用途:碰到事情时,可以拿来安慰自己。
比如崔律通过问答环节看到小伙伴们在提问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接受现状,另一方面积极正面地思考,而且想办法帮助大家提升提问力——改变日志模板,有答必有问。
比如我看到小伙伴没有做到听话照做不打折时,会感到比较着急,老是想给对方一大堆建议。这个时候,我可以缓一缓,想一想这句话,克制自己的表达欲,采用引导式提问,提醒小伙伴我发现的可以改善的点,引导小伙伴自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自己找出解决方案。
(2)体贴和细致。下午开会时间不要安排在13:00,最好安排在13:30或14:00。这样做可以给参加会议的人留出用餐和交通的时间。
(3)多用“我”,少用“你”,减少说教的感觉,而且改变这个说话习惯,能让别人爱我的程度提升50%。
2.2.2 精确表达&积极思维
(1)说学习:辛苦→认真
崔律原话:崔律和大家一样,每天都在成长,都在反思。崔律的学习也很辛苦哟。学习不是一件辛苦的事,认真学习。如果认真就不会觉得辛苦不辛苦了,只是会觉得这件事这样做就对了。
丹燕说自己从中看到了崔律对语言运用的自律,对此,我要感谢@丹燕的发现,拓展了我对自律的认识,原来自律除了行为以外,还可以放到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上。
(2)背后的原因不在于“好奇心”,可能是“不知”。
①崔律每天要看十几万字的日志,每次都能从日志中看到可以给其他小伙伴启发的点。这个真的太棒了!我自己刷两三份日志都有点沉不下去。这一点真的要好好向崔律学习。
②崔律能从小伙伴的日志中发现小伙伴自己分析的原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我希望能学习崔律的敏感,也许是对逻辑的敏感,也许是对用词的敏感。
2.2.3 关于日志
(1)通过看武南的9.2课的日志,我发现了我思还可以这么写:
①站在上墙的小伙伴的角度思考。比如,崔律将精时力夫妻档——陈斌和珠珠的日志同时上墙,而且放到一张PPT中。武南的我思会从陈斌和珠珠的角度出发,设想他们二人各自的感受。
②从行为的角度进行思考。针对某个点,从自己是否有同样的情况进行思考,可以对比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和例子不同之处在于,这种经验是常规的,不是具体的例子,没有具体的时间点之类的。
③思考为什么小伙伴发现了XX,而我为什么没有发现。
④从崔律的课程设计、讲解逻辑等方面进行思考,点赞和感谢崔律等。
(2)崔律说,今后日志中有问,则必须有答。
①看到小伙伴自己回答的点,崔律能获得更多信息,回答能更有针对性。
②可以从思考点、深度、宽度、维度等方面对比自己以为的答案和崔律给出的答案,这样有助于提高逻辑力。
3、 [复盘学习]复盘我本周的学习情况。
3.1 我给自己的打分(百分制):
(1)听课:90分,和上周持平。基本分:①专注听课。②认真做笔记。加分项:基本认真看了每一页上墙的日志PPT。
(2)日志:92分,和上周持平。基本分:①都在9:00前打卡;②100%完成日志自荐。③日志上墙1次,累计13次。
(3)实践:90分,和上周持平。课程中的知识点都有实践。
(4)战队共创:90分。①周末团建:参加了精时力11队的周日团建,而且连续参加2场,有认真做记录等。②战队记录官:每天19:00后记录战队的日志打卡情况。
3.2 我给自己的点赞:
为了培养自己积极正面的表达方式,制作了自查清单,提醒自己每次写完日志后检查及修改自己的表达方式。
3.3 为下周提升10分,我的行动计划:
当崔律让大家“暂停一下,梳理一下”时,暂停语音,先梳理,然后再听崔律讲解。
4、[其他]我对团建的点赞与建议:
【团队】精时力11队
【点赞】①我们队的Grace的主持能力很强,流程清晰,时间具体,能关注到每一位小伙伴,善于引导提问,而且每个主题讨论后都会进行总结。②团建能对每周积累的疑问进行细致地交流,能从理论、方法到工具、个人案例。③如果提出好的问题,能听到大家的各种角度、维度的分享,容易让人受到启发。
【建议】①提前确定团建是1场还是2场,是40分钟还是60分钟,尽量不要超时。②在分享环节后如果有主题讨论,最好通过投票等方式选择1、2个主题集中讨论、深入讨论,而不是连续讨论4、5个主题。③团建后发出团建收获的模板,请大家书写及抛出团建收获。④(可选)团建后对团建的组织情况进行复盘,互相学习如何更好地组织团建。
【其他】在团建临时加场时,如果我更想遵从自己的日清单,更想去小区散步的话,我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勇气说出“不好意思,我接下来还有事,就不参加下一场团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