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训练10000小时最好的规划
10000小时练习成为某个技能上的专家,此论断是基于归纳法逻辑的结论,知道一点统计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总有少部分人会用更少的时间达到这个目标,也要少部分人超过这个时间还碌碌无为。
10000小时大抵是普通大多数的需要,本质上消耗的不是时间,而是注意力,减少这个时间只有要增加注意力的聚焦就可以,碎片时间不是用来刷微信圈打游戏,数量惊人。
所谓练习不过是将机械的动作调整适应熟练内化成为本能,而对这个行业的领悟则建立在深度思考之上。
元认知能够帮助我们节约训练时间达到一个专家级的水平吗?应该可以,否则我们学习刻意训练,学习元认知又有什么用呢?这两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里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它本来就是帮助我们进行深度思考和优化的一个工具。
接下来就是如何坚持的问题了,这也不难,因为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成为习惯,习惯是不需要坚持的,只要过了最初的情绪阻抗,后面就是一马平川。
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练习的东西变成兴趣,李笑来说:不是先有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先做得好才有兴趣。总结自己的进步,写成长日记就是很好的方法。
凡事苦逼坚持的,12000小时也成不了专家,因为坚持就意味着你关注的是结果,过程是痛苦的,而你要的是赶紧结束痛苦。这个心理学问题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有很好的阐述。
所以高效的结论就出来了:运用元认知思考,运用刻意训练内化,把碎片时间用来深度思考,养成习惯或者兴趣,忘掉什么成为专家的目标,忘掉什么10000小时吓人的坚持,享受过程,水到渠成。
持之以恒本来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