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翻了医疗大V@希波克拉底门徒的新书《与癌共舞》。之前关注医学科普好几年了,对于一些常见的,尤其是妇科疾病和癌症的科普知识自认为是很到位的,对于循证医学的观点也是非常赞同的。所以这本书里常识的介绍对于我而言既不陌生也不新颖,但是对于书里提到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里的统计数据部分,倒是特别的有感触。
对于所有不幸罹患某种“不治之症”的人,无论是自己还是旁人,总是想搞清楚“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的问题。有一些,是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比如吸烟与肺癌,乙肝、饮酒与肝癌,还有些家族性的结肠癌、乳腺癌史等等。而有一些,则是没有什么因果关系的,生活习惯很健康的人莫名其名得了白血病,从不吸烟的年轻女性得了肺癌,还有各种很少听到的各种癌症。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很多癌症的发生与基因的突变有关,这似乎就是很多靶向药物的原理。而这种基因的突变,是不可预见和控制的,就像是中彩票。而即使是基因突变了,也未必所有突变的人都会患上同一种疾病,有些人照样活到八九十岁时无疾而终。和其他很多领域一样,我们活在概率的世界里,同样的自变量,乘以某个说不清的概率系数,发展成千差万别的人生境遇。换个话题,假设某中疾病A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对于基因突变的人,也许他的患病风险是正常人的1000倍,听起来好像很吓人,但是仍然是只有百分之一的发病率,我们许多人一生连30%中奖的抽奖都没中上过,这百分之一的雷被他踩到的概率也算是中大彩了,但是你又不能否定这百分之一的概率存在,万一发生了呢?所以我认为,人这一生,很多事情不是主观能解释的,在不可预知的地方永远藏着一只黑天鹅。
在其他领域(比如金融、股市),黑天鹅曾经是被反复提及的话题。但是这两年随着大数据越来越热,又冒出来一个“灰犀牛”的概念。所谓灰犀牛,就是相对于极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那些大概率的风险更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从整体的人类发展来看,既然没有可能堵住所有的风险,防范大的风险总是可以将绝大多数的人保住平安,将绝大多数的事情控制在掌控之中。本书讲到了国内上市的二价宫颈癌疫苗,并不能对所有的宫颈癌亚型具有预防的作用,然而2价的能够理论上预防70%的宫颈癌,解决了一个典型的灰犀牛问题。经济学的角度叫做20/80法则,帕累托效应。能够种植到9价的疫苗固然好,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风险会不会属于那剩下的30%,可9价疫苗也不是100%的预防啊,你的风险会不会就属于那中黑天鹅性质的百分之一呢?
如果你相信概率,可以在大数上避免很多人生风险。如果你懂统计,就知道古人那句“尽人事,听天命”的意义所在。这本书里也讲到了很多预防癌症的方法,坚持体检,对尼古丁和酒精说NO,少吃腌制、油炸等食物,相信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这些人人都懂的道理,绝非传说中的倚天剑、屠龙刀,将风险100%的控制住,我们的人生需要奋斗,需要牢牢把握现在,但是,如果不幸可能要失去它们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也许能让我们过得更加开心一点吧。
人生的概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孩子培养,择校很重要。在北京这样鱼龙混杂的大都市,如果有能力,应该购买学区房。B:我就不信这个邪,你看,我上周...
- 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某个朋友会给你发来一个投票链接,让你在微信朋友圈,为朋友家的孩子投票?或者进行一些照片...
- 从出生到去年,我一直与“瘦”这个词无缘。 小的时候有点胖,被称为“胖老影”。 高三因为学业太辛苦,曾经是瘦了一点。...